温州网讯 12月8日,滨海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论坛召开。作为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重要的学术活动,该论坛以“共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共谋地质环境学科发展”为主题展开探讨,旨在搭建自由交流、开放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推动科技合作与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
200余名顶级专家共探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之道
本次论坛地质学专家与环保大咖云集,来自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企业家、人才代表,及温州高校院所师生代表在内的共200多人参加。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滨海城市工程地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三个核心话题,以特邀报告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
滨海城市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前沿,一方面由于地处大陆与海洋交汇地带,滨海城市地质环境与内陆其他地质环境相比有“脆弱”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土地开发需求与力度加大,滨海城市的环境恶化和工程地质问题日益增多,如地下水沉降漏斗、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
在主旨演讲环节,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袁强从振动源特征预测以及主动被动控制方法等方面作了题为《硬质岩盾构掘进引起国保单位白塔振动预测及控制技术》的报告。
蔡袁强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松玉介绍了岩土工程低碳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目前,其团队已自主研发智能CPTU测试与智能化变截面双向搅拌技术、气动加固地基成套技术和固碳加固地基技术,在智能化、低碳材料和固碳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刘松玉 东南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松茂作了题为《软土基坑工程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与应用》的报告,他主要介绍了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简化计算方法、承压水地层基坑抗突涌稳定性的简化计算方法和水力顶升作用下黏士层失稳破坏机理模型试验,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黄茂松 同济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余闯聚焦《膨润土纳米改性及在污染土处置中的应用》,从纳米膨润土的崭新工艺和方法、改性膨润土性能指标的改进等方面向大家汇报了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余闯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会议期间,还设有滨海工程地质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分论坛,安排学术报告29场。其中白冰教授、李江山教授和章荣军教授等专家将就路基固化、污染土高效修复技术等内容做特邀报告。
温州提交高质量治理样本
浙工贸“土防实验室”成绩亮眼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介绍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城市工程地质,以及学校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上取得的成绩。
温州属于滨海城市,深厚软土地基在全国具有典型性,软土地基区域的工程面临过大沉降的影响,围垦区域的工程更是如此;同时,作为沿海城市,温州民营经济发达,低小散企业众多,场地污染具有一定典型性,迫切需要对污染土壤和水体进行有效治理。
作为温州市唯一一家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余闯教授介绍,实验室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要围绕土壤微观机理及工程特性、污染土壤固化和高效修复技术、污染土壤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开发、土壤污染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四个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提升行业基础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水平。
目前“土防实验室”研究团队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基础公益项目、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等纵向科研课题和横向研究项目共计50余项;已授权专利3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0项,获软件著作权9项;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论坛期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产学研合作单位温州杭钢水务公司共建企业博士创新站授牌仪式和土壤实验室共建签约仪式。这两个科研平台的搭建将利于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形成,提升重点实验室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应用水平,以及土壤污染治理行业的整体水平,助力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协、温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海洋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温州市科协主办,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滨海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论坛在温召开顶级专家为“看不见的地下”提交“可行方案”
记者 严嘉瑜
实习生 曹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