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瓯剧《朔门潮》即将来袭

温州网2023-06-17 10:29

  温州网讯 瓯江畔,朔门人家耕读郎周启运深铭恩师教诲,在父兄闯海皆亡之后,守义独承举家巨债。船主李大全见势,迫启运退婚。女儿李素平情真不弃,勉励启运以满腹才识和泛舟熟染下海从航。周母心忧儿危而不允,启运意决辞行,怀藏先父海图,航辟南洋,铺展青瓷商路。

  航归朔门,启运才知母亲已在祈潮佑儿的风暴日遇难,又闻恩师也于胡骑南扫的烽烟中殉国。连遭世事命运的溃击,他一蹶不振,蜷身埋进曾经的朔门书院。素平昼夜相伴,抚君心伤,共盟心志。面对山河破壁,瓯窑待兴,周启运秉父兄遗志、为朔门生计,重振内心潮涌,举帆再航……

  新创作的瓯剧《朔门潮》本周进入最后的联排阶段,将于6月27日、28日在温州大剧院首演。“瓯剧人”告诉我们:《朔门潮》要来了!编剧郑朝阳、安声以南宋温州朔门港人家,经历人生几个至暗时刻为故事背景,呈现出那时的温州弄潮男人一边怀揣着梦,一边经历着痛,有探索的勇气,也有开放的胆魄。

  一部好戏,以小见大,用南宋温州朔门港人家发生的故事丈量时光,丈量跨度,充分挖掘宋韵瓯风元素。近日,记者去瓯剧《朔门潮》排练现场看了联排,提前赶了一回“朔门潮”,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观“潮”时可关注哪些点。

  创作的冲动

  源自祖先向海而生的艰难

  2021年,温州市委宣传部建议国家一级编剧郑朝阳创作一部以千年商港为题材的戏。这对于郑朝阳来说犹如写命题作文,她查阅了大量与千年商港、温州古港相关的史料,从中发现我们的祖先向海而生的艰难,逐渐有了创作剧本的冲动。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成功发掘,可以重新认识温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定位。过去提到海丝之路,从我国西南角的合浦,到广州,到泉州,到宁波,很少提及温州。龙泉青瓷乘筏或舟顺流而下,可直抵温州港。而龙泉青瓷能走向世界,更多的是得益于民间海上贸易力量。当时的宋代,温商发展迅速。据《高丽史》卷九四:“周停,宋温州人。穆宗时,随商舶来。”南宋末期,温州人薛氏前往真腊,后“居三十五年”。温商在经历艰难时想着如何变强变大,也就有了温州港设立市舶机构的需求。

  该剧在创作初期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已被列为温州市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广旅局、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执行创排。

  台词是一把解读温州人精神的钥匙

  温州是一个海洋大市,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海域面积8780.30平方公里,岛陆面积170平方公里。温州人向大海而生,向大海而强,也是最早拥有海洋文化基因的人。千百年来,温州港是温商跨海营生,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剧中“朔门人家耕读郎,自小遨游在瓯江,能读书,能耍桨,这一点肩扛臂举算得了什么?”这些触动心灵的唱词,更是道出了以主人公周启运为代表的温商远航行商,在海上丝路书写篇章,向海而生,向海而强的坚定信念。

  “上船可通事,下洋风云观。”“闯过风暴如骤,越过惊涛如兽,躲过一线生死,行过万里云岫。”反映的是温商敢闯、敢拼的精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生生不息的基因。在基因传承中,会让观众发现历史与今天不期而遇。如今所说的温州人四千精神,其实在古代就有了,一直刻在温州人的DNA里。这种精神形成的背后,都凝结着经验、智慧、信心。

  “士农工商皆国本,义利并举四海通”则也让观众读懂丝路之利,源于义利并举。温州人在大海上寻找新出路时,也正是受永嘉学派提出的“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事功思想根植的影响。

  “义利合一”赋予了温州长久的开放与包容,温州人也能继续从大海上寻找到新出路,这正是顽强传承“草根”生命力的最大来源。当个人梦、家族梦、行业梦,交织在一起,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向海而生,梦想惟新。

  九层糕、温州非遗等道具

  令“细节控”更觉应景

  瓯窑、朱漆盒、朱漆碟等均为海丝之路独特的外销品爆款,“聚”在一起能再现海丝之路的繁华,令观剧的“细节控”更加觉得应景。而九层糕这个点虽然小,但极易使剧情升温。因为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九层糕是平阳、苍南当地靠海渔民熟知的糕点,永远惦记的美食。主人公周启运最爱吃九层糕。妻子李素平送他九层糕,是一片情,也捂热了他的心。“九层糕、糕九层,压得紧来密层层,方切切,软韧韧,能屈能伸,板上滚,火里蒸,苦尽甘来香喷喷。”为了使九层糕呈现得更具有温州特色,装的盒子还在设计定制中。

  在首演之前

  剧本还处于修改中

  剧本创作历经两年修改了7次,围绕着主人公周启运在经历了海难,经历了失去亲人之痛后,仍不向命运低头,坚持在海上闯荡,架构出一个完整的戏剧框架。一次次修改剧本,将情节线索、矛盾冲突都汇集到周启运、李素平身上,凸显男女主人公个性。这样一部体现“潮起潮落”的剧,用瓯剧去表现,添足了温州味。

  剧本名字也改了很多次。第一稿时剧本名字叫《弄潮》,后来大家觉得他这种敢闯敢拼的温州人精神有了,但缺乏地域特色。第二稿改成了《朔门人家》,让人一看便知是讲述住在朔门周边一家人的故事。地域特色有了,但又缺乏温州人精神。经过一次次修改后,最后确定名为《朔门潮》,将地域特色与温州人精神融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担任该剧唱腔音乐设计瓯剧青年作曲蔡南正最近也是根据剧情需要,不断修改唱腔、音乐成了常态,只为极力突出温州元素。获得文华导演奖的韩剑英担任该剧导演,这几天他召集主创人员开了交流会,对一些需要修改的细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在接下来的倒计时中,因细节的变而完美。

  当记者写完这篇稿件后,翻看主演梅花奖获得者方汝将、白玉兰奖获得者蔡晓秋的朋友圈,他们均留言,创排进入倒计时,各部门加班加点,让排练热度升级……

  6月27日,就让我们一起等待“朔门潮”来袭的那一刻吧!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观千年古港潮起潮落,听南宋温州如烟往事

  新瓯剧《朔门潮》即将来袭!

  记者:潇瑜/文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供图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