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在布洛芬、辉瑞“特效药”之后,2023年的第一天,“止泻神药”蒙脱石散冲上热搜,成为了新的“囤药”目标。买不到“网红”药怎么办?中药的作用有多大?温州市中医院院长朱文宗给出解答: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在新冠感染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尤其在感染初期早诊早治,可以缩短病程时间,同时减少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化的情况。
朱文宗介绍道,自古以来,中医药在抗疫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两千年前的《伤寒杂病论》,现在还非常适用。“中医理论不是杀死病毒,而是通过调理、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排毒与自愈。”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能有效缩短患者退热、核酸转阴时间,阻止轻症、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危重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他表示,在武汉疫情初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仝小林团队推出“武汉抗疫1号方”,治疗的721例轻型、普通型病人的转重率是0,而没有用中药的病人转重率是6.5%。采取“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做法,使重症、危重症病人群体死亡的风险下降了80%以上。
温州市中医院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中医药在新冠感染医疗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阶段急危重症病人迅猛增多,温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所有的新冠感染患者(包括急重症)都用上了中药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一周前我院80%左右的医护人员都先后感染,通过中医药治疗,大多数人1至2天退热,现在大部分职工都已经返岗工作了。”朱文宗说。
中医辨证施治贯穿防治全过程
“感染头一两天刚出现怕冷、身体疼痛、后背发凉等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朱文宗看来,这次新冠感染属于中医的寒湿疫,应运用祛寒化湿的方法,“早期发病用中医方剂葛根汤,具有发汗解表,生津舒筋的功效,可以说疗效非常好。”
朱文宗介绍,此前温州市中医院为预防治疗开出养正辟疫方、风热方和清瘟方,对早期预防与轻症治疗有较好的成效。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怕冷很明显、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可服用风寒方,或者选择荆防颗粒、葛根汤、麻黄汤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可服用清瘟方,或选择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但对于老年人和重症患者,仍需要辨证施治。他表示,老年患者以扶正去邪,扶正为主,通过中药经典名方,人参败毒散、再造散、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辨证施治;对白肺患者,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清肺排毒汤,均有不错的效果。
同时朱文宗提醒,如果没有热象就不要用清热解毒的药,反而会降低免疫力。在服药两日后仍反复发热,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从“衣食住行”方面提升免疫力
感觉没劲、出虚汗、吃东西没味、关节痛……对于这些退烧之后症状,朱文宗建议,康复期出现乏力、出虚汗,这都是气阴两伤的征象,可以用一些具有祛湿与补气作用的中药,例如薏苡仁、西洋参、生晒参等;对于味觉丧失及口干口苦的症状,推荐使用小柴胡颗粒;关节疼痛可以用辛温祛风药物泡脚的方法缓解。
朱文宗说,对于痊愈的患者,中医讲究从“衣食住行”方面提升免疫力。
衣,即注意保暖。衣服要穿暖和,戴好围巾、口罩,老年人要戴帽子。注意不要吹风,因为病毒短期内不能排完,有时候看似痊愈了,体内还有病毒残留,如果风邪入体,会再次引发疾病。
食,即全面营养。按照膳食金字塔结构加强营养的摄入,不能仅偏向蛋白质或者脂肪,全面加强营养,才能保证体内环境的平衡。
住,即充足睡眠。保持充足良好睡眠,不要疲劳。做好环境通风和卫生清洁。
行,即适度运动,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适度运动,如果是新冠康复期间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面对XBB等新的变异株,朱文宗表示,不要恐慌,中医同样有应对腹泻的用药,医院也在积极应对,提早布局中药储备。另外市民家中可准备一些藿香正气丸、理中丸等。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新冠防治别只盯着“网红”药
中医专家:中医有“方”,早用早好
记者:李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