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温州有哪些变化? 基层党代表这样说

温州网2022-10-14 08:39

  温州网讯 时间镌刻着奋斗的年轮,勾勒出变迁的轨迹,也见证着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记者邀请党的十九大、二十大部分基层党代表进行了一场“对话”,在他们的讲述中,共看几年来温州城市之变、治理之变、产业之变、生活之变;在他们的展望中,共寻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当好“两个先行”开路先锋的解题密钥。

  一路宣讲看身边变化

  人物名片>>>

  宋玲华,党的十九大代表,市妇联执委,瓯海区关工委主任,瓯海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瓯海乡村艺术团联合会主席,宋玲华党代表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成员,温州银耀瓯越宣讲员,温州老干部大学流动红色能源站讲师,宋玲华宣讲工作室负责人。

  2017年至2020年,328场;2021年,111场;今年以来,80余场……这些年,宋玲华辗转各地开展红色宣讲,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将时针拨回2017年,作为一名基层退休干部,宋玲华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后,2017年10月26日下午4点多,宋玲华回到温州。可她没有回家休息,而是马不停蹄赶到瓯海区景山街道进行“第一场宣讲”。“我想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参会感受,把‘热乎乎’的会议精神带回基层。”她拿出参会时用到的一些物品,包括代表证、出席证、选举笔、工作报告本等,向街道干部、社区居民等,进行展示和讲解。这些物品,如今已捐赠给瓯海区档案馆,以此激励更多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

  从那以后,宋玲华再也没有停下宣讲的脚步,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她几乎有请必到,被大家称为“红色教员”。“宣讲到过鹿城、瑞安、永嘉、洞头、泰顺,也去过上海、宁波、金华;一场宣讲起码一个半小时,最多的一天赶了四场;听众中年纪最大的就有100岁,年纪最小的才上幼儿园大班。”她说,“根据听众特点和需求,我还准备了不同版本的党史课件。现在,普通话、温州话、泰顺罗阳话、上海话、杭州话、金华兰溪话,我都可以自如切换。”

  宣讲中,发生过一些令她动容的小故事:一次去金华兰溪宣讲,一名刚做完胃癌手术两个月的90岁老党员,硬撑着身子来听她宣讲。第二年,等她再次去当地宣讲时,发现老党员已经去世,台下坐着的是他的儿子。还有一次,在得知一名85岁老党员因为视力不好不能前来听讲,她便前去探望,并把参加党的十九大预备会议时佩戴过的党徽送给了他。

  宣讲中,她也切身感受着身边的变化:我市深化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努力让每位老年人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康养生活。“我们小区的阿婆,说她有5个设备,都是政府免费给她安装的。我们社区食堂也办起来了,老人们可以吃到经济实惠、干净卫生的‘爱心餐’,子女们也觉得特别放心。”

  宋玲华说,她的“身份”有很多,但唯一不会变的是“讲师”。“党的二十大结束后,我要和这一届党代表一起开展宣讲,让会议精神更好地在温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条生产线看自主创新

  人物名片>>>

  赵红霞,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终端电器制造部党支部委员、生产运营副经理。

  笔挺的白衬衣、工装裤,长发利落梳起,是解决问题的一把好手。她,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终端电器制造部生产运营副经理赵红霞。

  22年来,这位来自江西鄱阳的打工妹,从一名普通的装配女工做起,到生产班组长,到车间主管,再到生产运营副经理。这一次,她将把基层一线的声音带到北京。

  每一位来到正泰数字化车间的宾客都会惊叹眼前看到的一切:好像有一位无形的指挥家,指挥着一只只机械手分毫不差地完成装配、校验等一系列连续动作。

  这条正泰自主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断路器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出一个断路器只需1.2秒。走在该车间,赵红霞仿佛身处自己的家,每条智能化流水线上的每个流程、每个零件,她都很熟悉。

  2017年,正泰首条全制程自动化产线投入运行。面对智能化的全新工作环境,接触陌生而先进的新设备,工人们心里有点没底。人员调配、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流程再造和最终验收等重担,落在了当时还是车间主管的赵红霞的肩上。

  自2000年加入正泰,学历并不高的农村姑娘赵红霞就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赵红霞常说,“学习能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

  凭着这股“学习狂人”的干劲,为了尽快完成首条全制程自动化产线的调试,赵红霞一趟趟往返于工厂车间与装备公司之间,不断翻阅相关书籍、向专业人员请教学习,再回到厂里,反复打磨改进方案、查摆问题。

  “设备的调试真是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完全记不清调试了多少次,足足用了一年时间。”就这样,从首条产线验收,到后来推广复制产线顺利推进,两年间,赵红霞和团队共完成了数字化车间11条产线的验收,车间日产量从17.3万极提升到55万极。

  平日里,赵红霞除了是业务精进的“赵经理”外,更是众多员工心目中亲切热心的“霞姐”。

  在正泰终端电器制造部,赵红霞主要负责的车间是整个厂区最大的车间。这里有约1500位工人、17个生产班组长、8个仓管员,让每位员工找准位置、干得开心,是她的目标。

  为此,她深入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及时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让工厂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舒心生活、安心工作。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赵红霞倍感责任重大,加大了走访车间和员工的频率。她说:“基层党员群众的心声和心愿,是我最关注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优质公共配套设施能够更加均衡地发展,让人人实现普惠共享。”

  一张滤网看“技改时速”

  人物名片>>>

  张积贵,党的十九大代表,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温州市总工会十五届副主席(兼),温州市高技能人才联谊会会长。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时隔五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依然深深地烙在张积贵的脑海里。

  2017年,从北京归来的张积贵戴上红色安全帽、穿上墨绿工作服,第一时间来到企业车间展开宣讲。“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咱技术工人可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发扬‘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加快迈向‘中国创造’。”为了让工人们掌握削毛坯件的要领,他手把手地一一示范;为了提升工人们的焊接技艺,他建议企业进行焊工技能大赛……在他的倡议与影响下,工人们像上紧了的发条,铆足了劲向前冲,兴起一股全员奋进之风。

  以“中药提取罐排渣门”为例,在制药过程中提取罐滤网容易堵塞药渣,但传统滤网板不易人工拆卸,且难以清洗。为此,张积贵和工人们反复试验、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自动化对开门装置,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并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在车间里,张积贵是“匠人”;离开车间,他又变身实习实训导师。“实体经济就是靠技术、靠技能干出来的。因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他以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三高”为育人标准,除了平日里的“传帮带”外,还通过外出学习、小组培训、竞赛考证等各种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截至去年,共培育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中工程师就有10余人;带领工人们参加全市车工、钳工技能大赛,也频频传回喜报。

  几年来,张积贵还欣喜地看到,身边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工作,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去年,全市共引育各类人才22.7万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佳,我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首次进入全国30强,排名第27位。截至今年9月19日,全市引育人才已达20.1万人,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20万人目标任务。

  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在学校。基于这一认识,去年年底,张积贵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走出企业“舒适区”,加入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一名真正的导师。他认为,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所需的能工巧匠。“对育才来说,我只是换了个‘阵地’。现在我会给学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也会联系企业做些互动,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为温州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更多有用之才。”

  一个法庭看“数字法治”

  人物名片>>>

  王群英,党的二十大代表,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员额法官。

  10月8日晚上10点多,王群英在做参会准备时遇到了些疑惑,又担心党的十九大代表宋玲华已经睡下,便试着发去一条微信。

  没过多久,宋玲华回拨了个语音:“我年纪大了,还是直接用语音沟通吧。”

  “预备会议一般提前几天召开”“审议发言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接下来的时间里,王群英把心中疑问一个个抛给宋玲华。宋玲华凭借丰富的履职经历,将自己的参会经验倾囊相授。

  放下手机,王群英才意识到,这个语音打了足足34分钟,“感觉履职更有底气了。”

  而这,不是她们之间的唯一一次对话。得知自己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王群英一边积极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一边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努力让自己迅速从“专才”向“全才”转变。

  “作为一名‘新兵’,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次参会,除了带去法治建设经验分享给大家外,也带去基层的意见。”王群英说,扎根基层法院十余年间,她亲眼见证诉讼从“线下”走向“线上”,人民法庭从固定场所嵌入行业村社,司法服务从底线护航拓展到共治共享,触摸到了最有温度的司法为民,也为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司法智慧而不断探索着。

  “共享法庭”,让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解决——自去年8月试点以来,温州已建成“共享法庭”3939家,镇街“共享法庭”覆盖率达100%,形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网络。数据显示,全年指导调解1.7万次,化解纠纷1万余件,网上立案1万余件,在线诉讼4000多次。

  数据资源法庭,让数据产业在法治护航下行稳致远——今年5月,温州设立全国首个以受理数据资源案件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法庭,从此,依法保护企业、个人数据权益与安全这件大事,有了“专业对口”的司法审判机构。

  “‘数治之变’,变在方式的更迭,变在群众的感受。”王群英说,她的三种“身份”赋予她责任与担当,“作为法官,要始终将为民情怀镌刻在心间,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作为党员,要不忘初心,勇于冲锋甘于奉献;作为党代表,我将忠诚履职,积极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跟着党代表 一线看温州

  记者 缪眎眎 柯哲人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