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金碗”流水线。
“使用酶解和发酵等方法有效去除鲍鱼副产物的腥味……”近日,在我市最新发布的揭榜挂帅项目名单上,位于瓯海的百珍堂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珍堂)发布了鲍鱼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技术攻关需求,揭榜额达到了600万元。不吝重金求技术攻关,让百珍堂从街边炖品店发展到高新技术企业。
一份“家乡味”
通过专利技术馨香远播
温州人对“晨曦炖品”这个招牌并不陌生,其主打产品鲍鱼捞饭甚至成为许多海外温州人对家乡的记忆。
某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鲍鱼的Q弹,掌璞的肥厚,鲍汁的鲜美,挑动你的味蕾,每次回国都要点他家的外卖。”这个为市民所熟悉的“家乡品牌”,正是百珍堂创业的起点。
“如何让这份家乡味走出温州,让更多在外的温州人能随时随地吃上?”带着这个念头,“晨曦炖品”的创始人戴晨义谋划起了从餐饮门店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型之路,并于2000年创办了百珍堂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围绕“晨曦炖品”的明星产品“鲍鱼捞饭”,先后开发出“鲍鱼的处理方法” “鲍鱼汤及其制备方法”“保温式餐饮包装盒”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这一个‘小金碗’就是我们的爆款,疫情期间销售额最高达100万/天。这里面除了鲍汁饭,还有黄焖佛跳墙等多个菜品,市民们买回去加热一下就能吃了。‘小金碗’从里面的食材处理到外包装都有对应的专利技术,就拿外包装来说,它的内部为陶瓷材质,外面材质则为120摄氏度耐高温塑料材料,避免了产品在二次包装时的污染,也正是这些技术保证了我们的产品既有鲜味又能保存。”百珍堂总经理戴晨旭说。
目前百珍堂旗下拥有晨曦鲍鱼饭、吾宴和碗如亲妈鲍汁饭等多个品牌,拥有近20个项目发明专利,几乎每一样产品背后都有一样或者几样的专利技术支撑。
国内首创2万吨级
智能化高汤提取生产线
走在百珍堂的车间里,寻不到大锅和油烟的踪迹,也没有密集的操作人员,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生产线、实验室、检测设备和科研人员等。整个车间环境清爽整洁,只有时不时飘出的食物香味,证明这是一家食品企业。
“这是我们的汤汁自动提取系统,10分钟一个锅次的投料、4小时一个生产批次,让我们告别了密集劳动力,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压榨系统,上面的柱头直径达308毫米,能使固液分离实现17%汤汁回收,每公斤能耗减少15%,简单来说食材的浪费少了,能耗也减少了。”百珍堂研发部负责人董庆盈告诉记者,这里每一个设备,每一项工艺背后都是技术人员不断攻克难关的成果。
据介绍,2018年,公司投入1.38亿元建立了11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生产研发大楼,成立了国内首创自主知识产权的2万吨级智能化高汤提取生产线 。
如今,在百珍堂的车间里,一个个“小金碗”从配料、加工、成型、调味直至成品可实现自动化一次性完成。“我们的生产线还采用独特的‘减菌工艺’加工新技术,10万级的空气净化处理等,严格控制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确保产品的品质。”董庆盈说。
自动化的生产线加上机器人码垛、压榨、中央控制、WMS智能仓库、CIP清洗等智能化系统,由百珍堂自主研发打造的“中央工厂”正初露端倪。与此同时,百珍堂新建的数据中心和生产指挥中心也正在逐渐发挥效力。
去年12月,百珍堂被评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的助力下,百珍堂去年的年产值达到2亿多元,并为下游供应链带来10亿元产值。
设立省级研究院
不断投入新品研发
“这个是我们新研发的芒果沙冰和南瓜沙冰,你们尝尝,这个产品身上也带了两项专利技术。”在百珍堂的实验室里,放置着不少新产品。
保持一定的“上新频率”是食品行业的竞争力所在,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发力。为此,百珍堂不断筑巢引凤,招引了一批批的技术人员。就在去年,百珍堂建成了省级企业研究院,得益于研究院的成立,百珍堂还承接了几个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如“基于核苷核酸”“多肽”等项目。今年,公司还建成了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一个拥有 5名博士、10多名研究生、40多名本科学历人员的强大管理、技术研发团队。同时,该公司与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密切的校企合作,为企业人才培训和产品研发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百珍堂还按照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准,投资建立了占地400平方米的义谱检测公司,配备有微生物室、理化实验室、气象室、液相室、原子荧光室等,检测中心目前已经拥有CMA证书,即将取得CNAS认证。
“我们之所以成立检测机构,是为了缩短检测时间,更快地反馈食品的品质。虽然是我们公司自己投资的,但在检测时也绝对保持着第三方机构的客观性。”义谱检测公司负责人说。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国内首创2万吨级智能化高汤提取生产线 百珍堂:给食品行业注入高科技因子
记者: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