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塔尖重器”,如何加速“提能造峰”赋能发展?近日,市科技局发布了《温州市高能级创新平台量质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据悉,当前全市已累计引进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浙大温州研究院等41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实现“5+5”主导产业全覆盖。上年度,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研发经费支出1.26亿元;实施科研项目418项,获科研经费约6400万元;服务企业约2500家/次、开展培训达12906人。一连串的数字表明,全市创新平台的建设氛围和发展态势显著提升。
根据《方案》,我市计划在今年内提质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等10家重点创新平台,高标准新引进建设创新平台10家,新增省级创新载体3家,落地成果转化项目30项,组织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获批市级及以上重大科研项目30项;到2023年,累计引进创新平台达60家,累计创建省级创新载体10家,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00项,获批市级及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0项,汇聚E类及以上人才1000人,在生命健康、智能装备领域打造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全省引进共建载体合作建设典范。
为了实现创新平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市将通过加快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拓宽技术成果转化渠道、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开展公共技术服务、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平台运营机制、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等十个方面的发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促进创新平台量质双提升。
如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市鼓励创新平台联合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建立“三定向”订单式研发机制,定期对外发布创新平台意向研发方向。通过“创新平台先探一步、企业跟进一步、联合推动落地一步”的“三步走”方式,独立或联合企业,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对于市级参与引进共建的创新平台,支持前沿科学研究探索,形成一批重大突破、标志性的原创成果。
据介绍,《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发挥高能级创新平台“塔尖重器”引领作用,加快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努力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孵化裂变,奋力开创科创高地建设新局面。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