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东方一绝” 温州发绣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温州网2021-06-19 10:13

  《丝语廊桥》 绣者:孟永国

  《林徽因》 绣者:蔡淑明

  《白头偕老》 绣者:孟永国

  温州网讯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温州发绣入选。温州发绣是一门传统而珍贵的民间工艺。发绣是如何让“墨”与“色”在温州缓缓“洇开”,又是凭借何种魅力入选国家级非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丝丝入扣的艺术世界。

  应物施针 环环相扣

  绣一幅发绣,第一道工序是选发丝。发丝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根据不同年龄人的头发选择备用,老年人的发丝色彩丰富,未经过烫染的女性长发为最佳选择,因其够长、够柔、有粗细。其次,绷好底料上绣稿,施针渡线塑造形象,青丝入画、环环相扣,呈现一幅发绣作品需要花上3个月。走进温州发绣艺术馆(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发绣艺术作品陈列展示馆),关于发绣背后的技术问题,都有一一的解答。

  上世纪50年代,温州瓯绣艺人吴文英绣制的一幅名为《江心孤屿》的传统发绣作品是传承温州发绣传统技艺的先驱;到上世纪70年代,魏敬先将绘画的技艺融入发绣中去,开创了温州人像发绣新纪元。接着,又通过孟永国、万升平、蔡淑明、魏乐文、陈洋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传承的同时,一次次刷新了发绣技艺,提升了发绣文化品位。

  让温州发绣变得厚重愈发赏心悦目,得益于现任温州发绣研究所所长孟永国(魏敬先学生)对温州发绣进行的五次创新,也可以说是“发绣技艺的多次提升”。1994年,他把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2000年,温州发绣首次用“乱针法”塑造形象,同时,梳理出十几种针法,如直针系列、曲针系列、拟形针系列等;2010年,革新发绣工具,并获得专利;2012年,新创“做底补色法”,并提出了“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发绣创作理念;2012年,改良发绣装裱技艺,利于恒久保存。

  巧为中外名人增添“情思”

  “很多喜欢发绣的人将青丝入画,也称为‘情思’入画,每一根发丝传递着珍贵的情感,感动于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动于以情动人的艺术。”孟永国每每提及发绣,重复最多的便是“情”字。

  魏敬先曾经为南怀瑾绣制了其母亲《南太夫人》像,令南怀瑾十分感动,助推了南师筹资建设金温铁路之举,留下“一幅绣像催生金温铁路”等佳话;孟永国作为巴金的粉丝,受巴金作品的启发设计别致的长方形几何形针法为形象背景,以及运用特殊的针法绣像,在赠像现场深受赞叹……

  温州发绣为名人增添“情思”时,还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多次见证了外交史上重要的时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总理威·豪、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等都收藏了魏敬先为他们绣制的发绣肖像。

  为了拉近发绣与日常百姓生活的距离,孟永国一直在考虑如何绣好接地气的“亲情篇”“爱情篇”“友情篇”三个篇章,挖掘发绣更多的社会用途。

  艺术馆里展示的《脚印》《白头偕老》就是温州市民私人定制的发绣作品。《脚印》以亲情为主题,用妈妈的头发绣制新生婴儿的脚印,既记录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步,又透着浓浓的母子情;《白头偕老》则以爱情为主题,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对白头翁飞出竹林。绣者用新娘的头发绣成白头翁与竹,寓意新人白头偕老。

  传统发绣的无限可能

  这些年,温州发绣不断转型发展,以孟永国为核心的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创作团队也从4~5人增至十几人,且有高级工艺美术师数人。他们创作的作品多次夺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奖项。

  温州发绣已从单一的人像绣,开始转变为根据创作人员之擅长去创作更多的题材,人物、山水、风景、花鸟等皆可入绣。高级工艺美术师万升平,就以山水画作为自己创作研究的方向。他创作的山水画发绣作品,在笔墨的运用、画面意境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个性化的理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的蔡淑明,她则喜欢“玩”各种题材的作品。从人物到花鸟,从写实,再到抽象,她习惯处理创作中的突发状况,不断平衡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而且将其视为乐享生活的常态。孟永国在题材内容上有了新突破,增加了花鸟山水、温州人文古迹等主题,如《廊桥遗韵》《丝语廊桥》《雁荡风光》等。

  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的创作人员用高雅融入生活的发绣作品,将艺术大门敞开,吸引了不少温州人去上发绣体验课程。不少艺术生一边体验,一边当起了温州市发绣研究所志愿者。

  “接下来,我们发绣团队要去各大学校开展发绣体验课,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发绣。当然,还要深入生活,挖掘温州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创作一批具有温州元素的,有温度的发绣作品。”孟永国一边说着,一边急匆匆地去面试想加入他们团队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

  来源:温州晚报

  潇瑜/文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