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党龄高级讲师谈初心:“入党后改名‘王诚’,是我献上的诚意”

温州网2021-06-18 08:24

温州网讯  走在瑞安市马屿镇瑞溪村,平坦的村道两侧是果蔬大棚和农田,一幅生态农业画卷缓缓展开。盛夏的瑞溪村,蔬果长势喜人,这有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原温州农校)高级讲师王诚的贡献。这位80岁的老人已经在田间地头工作了54年。他说:“我入党后,改了名字,王诚这个名字就是我向党与人民献上的诚意。”

今天,我们与这位54年党龄的老人一起追溯初心……

“生我是娘,养我是党”

我是党培养出的村里首个大学生

“生我是娘,养我是党”,在王诚的入党申请书写了这么一句话,也是王诚的童年写照。

王诚是江苏省丹阳市人,有6个兄弟姐妹,家中排行老五。在他6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12岁没有了父亲。没有经济来源的他,是依靠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帮助完成的学业,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王诚提到,他是在农村长大,对农民有感情,对农田熟悉,在选择专业时,便选择了农业,也埋下了自己“一辈子为农民服务”这个初心。

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不仅是他切身体会到党对人民的好,更是因为党员一种优秀的典范。

“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成为党员”

改名王诚,提醒自己勿忘入党初心

“入党是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事情,每位大学生以入党作为目标而奋斗。”王诚说,他所在的班级共32名同学,几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1963年,也就是进入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的第二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积极学习,参加学校活动,并在课外去田地里帮助农民挑水干活,做他心中一名合格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做的事情。

1965年,王诚所在的班级里出现了第一位预备党员,但那人不是他。“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成为党员,这是光荣的象征。”王诚坦言,当时的他觉得很遗憾,也很失落。直到1966年,他终于收到组织通知。

“那两天我很兴奋,几乎连续好几夜辗转难眠,睡不着。”王诚提到,党组织待他这般好,他也想回馈党组织。便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掉,划掉了原先“王玉富”这个用了23年的名字,改成了“王诚”。

“入党后,我将名字改成了‘王诚’,就是我向党向人民献上的诚意,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党奋斗,为人民谋幸福。”对于王诚而言,这个名字是对自己入党的纪念,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笞,只要别人一叫这个名字,就时时提醒他的入党初心。

1967年左右,他响应组织的号召,来到了新疆兵团农三师农业科研所,从事棉田杂草分类、危害及化学除草研究与推广工作,践行他“一辈子为农服务”的初心,成了一名“植物医生”。

“一辈子献身农业是入党初心”

54年不剪短指甲为方便“把脉”植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诚所在的新疆喀什市种植数万亩棉花,棉田杂草多,草籽混入棉花后,严重影响了棉花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那时候,化学除草在国内还未普及。针对这种情况,王诚奔走在田间地头,带领有关科技人员,进行棉田化学除草研究,配出有效的除草剂。他个人当时还荣获了喀什地区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新疆一待就是15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夫人给他来信,希望他能来温州,全家团聚。面对妻子的一封封来信,他深感歉意,便转岗到了温州,扎根在了妻子的故乡。

1983年他调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原温州农校)从事农业科技教学。

王诚的手有些黑,手指粗大,指甲略有些长,可以看出这已经是修剪过的。“我54年不剪短指甲。”王诚说,走田地,查植物有没有病,都靠指甲剥开。“不能剪,也不敢剪。”

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他转行成了一名老师,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和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他说,他授课更注重实践。“我教学生,都是往田里跑,还会让学生去抓昆虫。”王诚坦言,理论是一回事,实验是一回事,但农业人才一定要在田间地头花功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温州稻田靠人工耘田除草,既费工,又费力。针对这个局面,温州市开展稻田杂草群落与种类及其危害的调查,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其中。通过筛选、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筛选出“禾大壮”,弥补了温州稻田化学除草的空白。

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执教近20年,2002年,王诚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但退而不休,继续坚持深入农业植保第一线。在他家中的柜子里,摆放了一摞摞的农业科技论文。“目前写了60多篇,以后还会再写。这是我毕生最重要的财富。”王诚说。

此外,他还被温州市政府副食品办公室筹建的温州蔬菜流动医院聘请为植保专家,并主持农业科技下乡讲座工作。他编写100多万字,发行了140期(蔬菜与植保)科普资料,深受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专业户的认可与好评。同时,他还担任瑞安市马屿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的“植物医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下乡为蔬菜作物“问诊把脉”,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傅芳芳/文

李立/摄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