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这是今秋《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课上讲的是五星红旗,让人铭记的是爱国之志;“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伴随着这则被刷屏的转发,是网友们滚烫真挚的爱国情怀……五星红旗,在每位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无论何时何地,面对它,你都会不自觉直起身来、昂首挺胸,向它深情行礼。
就是这面让14亿中国人愿意用生命来捍卫的神圣旗帜,与一位普通的温州人有关。他叫曾联松,70年前,在上海工作的曾联松以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和出色的美术天赋,设计出五星国旗图案,在全国2992幅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小幅调整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从此,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成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
曾联松,这个普通的名字,也从此和五星红旗连在一起,成为温州人永久的骄傲。
“国旗之父”的爱国情怀
1949年10月1日的《浙南日报》(今《温州日报》前身)一版刊登《国旗制法说明》:“国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上五星的位置两面相对。为便利计,本件仅以旗杆在左之一面为说明之标准……”,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乡的人们并不知道,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制法竟然是一位普通温州人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
在瑞安老城区,有一条著名的小巷,叫申明亭巷,因《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为民申明案情而得名。1917年,曾联松就出生于申明亭巷26号的曾宅。少年时的曾联松个子瘦小,坐在教室第一排,与他同排而坐的,是近代朴学大师孙诒让的嫡孙孙师盛、“东瓯三杰”之一陈黼宸的侄子陈文。故乡千年的文脉浸润,是曾联松一生爱写诗善书法的土壤。1928年,曾联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瑞安县立初级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美术老师金作镐——温州著名的花鸟画家,由此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美术基础。许多年以后,进入人生暮年的曾联松曾回忆道:“我能设计出五星红旗,从小受美术老师金作镐先生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第一作者夏海豹告诉记者,曾联松能设计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不是偶然的,其强大的内因在于曾联松一直对党有着执着的信仰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早在瑞安中学读书期间,曾联松就与同学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走在瑞安街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江苏省南京中学读高中时,他立志“科学救国”,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时,善书法的他负责书写游行标语,他写的最多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廿五秋级毕业纪念册》上,有同学这样评价曾联松:“曾君联松,性刚毅,不为威武所屈……君于国事,尤且关怀,满腔热血,常欲效用沙场。激昂慷慨之气,令人望之折服……”
1938年,还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经济系读书期间,曾联松就加入中共地下党,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地下活动。在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的那几年,曾联松颠沛流离,寻找各种职业掩护自己,但一直默默寻找组织。直到1947年,曾联松应友人之约前往上海参与创办“现代经济通讯社”,“现代经济通讯社”作为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对外公开的身份是报道和研究经济状况,对内主要任务则是为地下党收集国统区情报。正是在此任职期间,1949年7月,各大报刊刊登“公正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消息,曾联松获悉后马上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
当时正值盛夏,就在“现代经济通讯社”职员宿舍的阁楼里,曾联松每晚涂涂画画,设想各种方案。有一天夜里,他仰望星空,福至心灵,用蜡光纸剪制出五星红旗的国旗图案。1949年9月29日,一份《解放日报》让曾联松魂不守舍,素来谨慎小心的他,一时无法判断报纸上公布的五星红旗设计图是不是自己的那一幅。1950年,曾联松第一次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并于10月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寄来的纪念册和500万元(相当于现人民币500元)奖金。
曾联松爱好书法、喜欢作诗,他的学生胡云棣的后人至今保留了20多封师生二人的来信,其中大部分信件内容是双方写作新诗后的互相切磋。一旗成名后,曾联松不但常常写作与国旗有关的诗,他的床边、桌前,家里、办公室都放置了国旗。即便是在弥留之际,他的病榻前依然摆放着微型国旗自动升降仪。按下按键,在国歌声中看着国旗缓缓升起,是他最后时刻的精神寄托!
1999年国庆典礼10多天后,“国旗之父”曾联松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将爱国主义植入人心
在温州市区杨府山公园最美的地段,温州道德馆的广场上屹立着四尊雕像,其中之一,就是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其他三位分别是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对数视力表”发明人缪天荣、爱国棋王谢侠逊。
据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温州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自发探索的载体,温州道德馆里除了展示温州人诚信、助人、励志、品德高尚等内容,还有一半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情怀。温州历史悠久,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5家,在全省居于前列。其中,2012年以来,新增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3家,平阳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永嘉红十三军旧址、洞头女子民兵连纪念馆三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作为曾联松的故里,瑞安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了国旗及其设计者的元素。在曾联松早年求学和任教过的瑞安中学,有一座“国旗园”,园中曾联松的石雕半身像以他设计国旗年代的照片为蓝本,手握铅笔,凝神而思,背景为五星红旗造型,前方不远处便是瑞安人的“母亲河”飞云江,船帆点点,景色优美;而在飞云江北岸寸土寸金的瑞安外滩滨江大道“曾联松广场”上,曾联松铜像静静矗立,赫红色的花岗岩基座,古铜铸就的身姿,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举首凝眸,似在仰望星空构思五星红旗……瑞安外滩一期工程是当地跨世纪的民生工程和新地标,1999年国庆前夕,瑞安在这里为当时还健在的国旗老人塑造了这座铜像,足见家乡人民对国旗和国旗设计者的热爱与深情。
这份深情一直延续到今天。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在瑞安西山之巅,以巨幅五星红旗为造型的瑞安国旗教育馆将于今天开馆,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国歌纪念地——昆明西山上的聂耳纪念馆,因为“西山”而遥相呼应。
虽然早在2009年国庆,武汉市汉南区建立了一家国旗馆,但该馆展品主要来源于一个以国旗为题材的书法、摄影展。而瑞安国旗教育馆以“天圆地方,天瑞地安;鼎盛中华,红旗飘扬”为主题,布展面积近2000平方米。展馆共有4层,分序厅、尾厅、附属厅和四个主题厅——国旗诞生厅、国旗知识厅、国旗荣耀厅、瑞安发展厅,既有巨幅幕屏于固定时段举行的室内升国旗仪式,又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五星红旗见证祖国荣耀时刻的视觉冲击,不愧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国旗教育基地和首个数字化国旗互动空间。
据介绍,为更好地利用国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瑞安在该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开设讲解员班,专门培养学生国旗教育馆志愿讲解员。目前,首批26名志愿讲解员正在接受培训,将在国旗教育馆开馆后正式开展志愿服务。
此外,瑞安还将让国旗走进校园,吸引更多在校学生到国旗教育馆参观,接受国旗文化教育,开展“国旗在我心中”朗诵演讲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每位青少年的心中。
70年峥嵘岁月,五星红旗见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屹立东方到改革开放,再到走向复兴,中国航船一路向前,无可抵挡。它每次的冉冉升起,猎猎飘扬,无论在珠穆朗玛峰之巅,还是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海面,它都会将中华民族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它也让每一位普通的温州人,因它而骄傲!
亲历者说
“曾联松是一本迷人的大书”
夏海豹(《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第一作者)
9月下旬,在瑞安市委宣传部所在楼层的一角见到夏海豹,他很热情,拿出即将出版的《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样书,对曾联松的故事如数家珍,但对我们的采访要求,却很低调,他说:“我是这本书的‘始作俑者’,但有关曾联松的现成史料不多,收集材料工作量大、写作时间赶,实际写作是和王键、胡晓霞三个人完成的。”
夏海豹曾经出版过好几本书,他自言那些纯属文学爱好者“唱卡拉OK,自娱自乐”,而这本26.6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致敬五星红旗》,是他写作最苦的一本书,也是最有收获的一次写作。作为曾联松的家乡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曾联松逝世20周年之际,他觉得由瑞安本土作者来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既是义不容辞,亦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曾联松的名字无数次在夏海豹的脑海里盘旋,而在阅读曾联松人生的这本大书中,曾联松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在诗歌写作、书法等方面展示的才情,也始终震颤着他和同伴的心灵,激励着他们认真地写作。他们曾在初春的冷雨中,到上海嘉定长安墓园,拜谒曾联松先生墓地,参观上海国旗广场、曾联松故居;在花红柳绿的日子里,远赴北京,在国家博物馆找到有关曾联松与国旗的原始材料和实物,包括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央档案馆,咨询、寻找有关曾联松和国旗的原始档案;到武汉参观武汉市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同时,还走访了上海瑞中校友会、瑞安中学校史馆、瑞安市档案局,采访曾联松的后人及其他的学生、邻居和亲朋好友等等。
大量的走访、连续大半年的熬夜写作,为人们了解曾联松的生平及其贡献提供了翔实的史料。特别是走访中被采访者回忆的一些历史细节,填补了某些历史时段的材料空白,为开展国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这也恰恰是夏海豹和同伴努力写作此书的最大意义。
“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曾联松生前的这句诗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和贡献。“我们写作本书的初心,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曾联松其人其事,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打捞、认知曾联松事迹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淘洗。在国旗和曾联松研究队伍的行列中加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吟唱,于愿已足。”在《致敬五星红旗》一书的后记中,夏海豹这样写道。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