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信封里的温州民信局 早于官方邮局

2019-07-21 09:45
晚清福建寄温州的民信局实寄封,国家邮票博物馆藏。

  

1932年瑞安老福润祥记信局寄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信封(左图),晚清宁波福润信局寄温州道台的红条信封(右图)。

  曾晓炜

  民间邮局开风气之先

  旧时有一种民间通信的私营机构叫民信局,早于官方邮局,清代是其鼎盛时期,各家争设总局于上海,遍设分局、联号、代理信局于全国各商埠及交通便捷之城镇,形成民间通信网。

  《温州邮电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温州有全盛、永义昶、永利3家民信局。嘉庆年间增设协兴、福润、正大、正顺4家民信局。光绪年间,协兴设在五马街,正大设在花柳塘,福润设在虞师巷口,全盛设在天妃宫巷。此外,协兴昌、正和、全泰福、森昌盛、福兴康等十几家民信号,也曾先后与分设在宁波、上海、福州及厦门的各民信总局,互相办理传递信件、包裹及承办银钱汇兑等业务。《瓯海关光绪八年(1882)至光绪十七年(1891)十年报告书》记载,当时温州城内有9家民信局,总部在宁波。

  据《宁波交通志》对晚清有影响的近40家宁波民信局统计,在永嘉(温州)开有分局的有协兴、正大、靝顺、永利、老福润、老靝顺、永和、全泰福等16家。

  温州信局与宁波、上海等其他口岸来往的信件和包裹,集体运作,费率一致,每年底按比例分红。费率根据路程远近和交通难易而定。信件或包裹寄往宁波的邮资70文,上海100文,天津200文,北京400文;内含提货单的信件每封200文;若内含钱币,寄往宁波每百元收取300—500文,寄往上海600—800文;包裹按体积大小收费30—500文。官府和商家的邮寄量大时,通过协议,邮资打折,寄往宁波每封50文,上海每封70文。邮资可以由寄件人或者收件人支付,但寄件人要在邮封上写明邮费全额预付还是部分预付,抑或分文未付。

  宁波是浙江南部地区民信局的分发中心,与温州间陆路全程720里,需要翻山越岭,步行约需6至8天。光绪十年(1884),一名信差日夜兼程,3天半到达,乃最快记录。1878年底,“永宁”号汽船开通上海、宁波至温州的定期航班,民信局借助汽船运送邮件,因此减少了发班次数。一般情况下,隔天向宁波和中转地经陆路发送信件,但是,汽船在港时,他们就暂停陆路运作,汽船离港三四天后重启。如果温州与宁波(或上海)之间的汽船交通暂停时间稍长,且寄信人出价足够高,民信局就派出信差经陆路送往宁波。

  温州存世最早的信封

  笔者收藏有清代信函,从中可以一窥当年民信局的一斑。

  其一为宁波福润信局寄温州的红条信封,信封左上角写有“酒资例给”,收件人为温处道台温大人,寄件人为宁波程壬斋,这是目前所知温州存世最早的信封。信封背面盖有红色“浙宁福润信局移至天后宫前”戳记,没见封口护封章和发信日期,无法确认信件寄递时间,但通过收件人名址,可以研判。

  温处道台温大人即为温忠翰(1835~?),字味秋,山西太谷县敦坊村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温承惠历官巡抚、总督,太子少保,其父亲温启封官至刑部郎中。温忠翰兄弟几人也都在朝为官。咸丰八年(1858),温忠翰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排名第三,人称“温探花”。温忠翰进士及第后,初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同治六年(1867)出任湖南学政,后历任四川典试、司经局洗马。光绪四年(1878),担任浙江温州道员。光绪六年(1880)出任湖南学政。光绪九年(1883)晋升陕西按察使。光绪十一年(1885)调任湖北按察使。光绪十二年(1886)以病休致,回归故里。从温忠翰道台任期,可证此封寄递时间该在1878至1880年间,为温州现存最早的信封之一,遗憾的是信封没有温州信局的戳记。

  温州民信局的信封实物存世稀罕,目前所知民间收藏四件,其中清代的三件均没见有温州民信局的戳记,猜测可能是由于当时各家信局由于集体运作的缘故,未曾使用戳记。一件盖有戳记的信封,根据制作的特点分析,应属民国时期。不过,国家邮票博物馆收藏一枚福建石井巷梁先生寄温州的民信局实寄封,收件人也是“瓯海关道温大人”(温忠翰),此封背面盖有“福建全泰福轮船局”“宁波安太浙闽信局”“温州安□信局在大南门外□□头下”戳记,此件为目前所见清代唯一有温州民信局戳记的信封,而位于大南门外的“温州安□信局”,则是相关史料没记载的。此与宁波福润信局那件,应当都属于光绪年间。

  与官局合作,终被取代

  1882年底,瓯海关邮政对外开放,开始接受公众交寄的信封,但民信局的业务依然十分兴旺,在整个海关邮政时期,民信局仍然是民间信件、钱物寄递的主要机构。

  光绪廿二年(1896),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后,自知“中国商家久有寄信之法,业经积年累世,遍布各省,恃以为生,而新设之邮局尚不甚多,一时未能扩张,各处所以带寄信函包裹等件,自必仍需民局办理” “凡有民局仍旧开设,不夺小民之利”,采取“官局与民局相辅而行”策略,并准赴官局报明领单,照章帮同递送。温州官局成立后,开设在温州城内的正大、协兴、福润、全盛、永利、天顺、永义昶等7家信局遵令挂号,按章将总包在每班轮船起航前的两小时呈交邮局免费寄递。各信局也免费为邮局投送僻远地方邮件。通过官局递送信件,本地民信局比过去更赚钱,每艘汽船不用再支付每邮袋2—4元的运费,还可以减少自雇之信夫,仅办就地收信投信。

  但是民信局的存在终究是官局的心病。光绪廿八年(1902),邮局采取“不分远近,按单一资费收取”办法,降低平信资费,扩张邮局网点,同民信局展开业务竞争,对民信局交寄的邮件开始收取邮费。民信局虽然受到沉重的打压,但其以重信誉,收费低廉、服务周到、经营灵活深得商民欢迎,甚至温州、瑞安、平阳等官署,直至1915年,亦有部分信件利用民信局递送公文。

  到了1928年,全国交通会议曾决议民信局全部取缔。后各地信局一再呈请要求缓行。1931年,温州、瑞安、平阳已在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挂号并领取新执照的民信局共13家。温州7家,其中协兴、福润设在五马街,永义昶、永利、全盛、正大、天顺5家则经营上海方向的通信,以永义昶业务量为最。瑞安有协兴和福润二家民信局。笔者就收藏有瑞安老福润祥记信局廿一年(1932)七月十九日寄递上海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信封,可能系寄递呈请报告或资料。

  1933年12月23日,民国交通部公布民信局应在1934年底停止营业。为维持生计,民信局分别用呼吁申诉、反“缉私”及拖延观望等办法延缓停业时间。全国其他各信局则均在观望鄞县(宁波)、永嘉(温州)、上海3处信局的情形而定。为此,邮政总局商请当地政军警等机关协助,克日勒令停业。1935年1月29日,永嘉(温州)县政府在复函中称对全盛、协兴、老福润、正大、永利、天顺6家信局,“已再令公安局依限切实取缔”。

  从开办到停业,民信局在温州存在近200年,特别是在温州邮政开办前的160年,为温州商民信息传播、银物流通作出了贡献。尽管往昔曾一统瓯江,独领风骚,无奈,1935年温州所有的民信局还是被迫关门歇业,就此落幕。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