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相迎的竹马坊

2018-11-16 09:27
图为瓦市殿巷菜场 陈国浩/钢笔画

  温州网讯 在白鹿城的康乐坊与瓦市殿巷之间,有一条长不过几十米,宽不过三四米,却有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古老小巷。该巷原称竹马坊,据说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时,每出入此坊,两旁均有儿童坐竹马相迎,故“溯其善政”而得名。

  据说明末的瓦市殿巷内,也算是流动戏班子的主要活动场所。1934年6月,地方政府在城内打造菜市场,原本繁荣的瓦市殿巷“马路”市场被正式列入其中。瓦市殿巷菜场是旧时白鹿城内最大的菜市场之一,它与道前桥的康宁菜场、大南门的白马殿菜场、八字桥的天雷巷菜场、涨潮头的“江西栈”菜场以及县城隍菜场一道,并列于温州六大菜市场。南北干货,时令瓜果,鱼虾海鲜等应有尽有,大凡“红白喜事”设宴请客,则须赶在天亮之前,跑到此几大菜场里,才会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货物。

  瓦市殿巷的古迹颇多。巷内有一口“古井”,原在河中而称为“河上井”,后架桥使用。据当地老人讲,这口井之所以没有井栏,概因过去忌讳“井上砌栏,会招火灾”,所以历来就未曾砌筑井栏,到了新政府成立后才建成如今井栏状况,水质也得到了保护。而在此巷的36弄内,有座号称“厉宅”的名院,此宅建于19世纪下半叶,建筑构架中西合璧。精致的中式门台内,共有院落9个,整个建筑面积近2300平方米。侧院置有一小园,南面庭院二楼,三面回廊,拼花美人靠。山墙及窗户依循西方建筑风格,而传统的斗拱则与其融为一体。

  光绪二十三年(1897),基督教会在府城瓦市殿巷设艺文书院。基督教尽管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已登陆温州,但也并不强大。据英国人苏慧廉夫妇的回忆录所记,当时由于中国屡受外国列强欺负,民众遂发泄于那些在华的番人与机构。不但教堂屡遭捣焚,连传教士们也经常借助于江心屿的英国领事馆避难。

  苏慧廉(1861-1935),英国哈利法克斯城人。苏慧廉还致力于医疗和教育。1887年在康乐坊办私塾(艺文小学前身)。1897年瓦市殿巷办艺文中学。其间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学生千余人。又创办白累德医院(温州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为温州培养了一大批医务人员,如名医陈梅豪、郑求是等。1908年,苏慧廉离温。1928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晚年任牛津大学华文教授。

  如今的瓦市小学内,尚保留着当年苏慧廉施医布道的“白屋”。尽管被学校修葺一新,然从那窗台布满的爬山虎的藤叶上,仍可窥见早年这座中西融合的建筑风貌。

  再讲温州瓦市殿巷花轿店老板周永芬新娶的儿媳妇,名叫蒋秀容,她发现婆婆每天清早买来油条、咸蛋,可自己从未吃过,便觉得蹊跷。一天,偶然走到灶间后面,瞥见东头堆放杂物空房里,坐着一个秃脑袋胡须拉碴的怪老头。吓得她连忙退出。遂追问婆婆,这才得知此人就是王永山。原来是婆婆贪财,把那空房当做一条财路,每月都收受了王的钱财。王永山投敌求荣路人皆知,蒋秀容自此就失眠了,因为若举报,无疑会牵累到夫家的一帮人。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加上夫家对她也不怎么样,蒋秀容最终把此事捅了出去。1954年11月1日晚,躲藏在暗室里达五年之久的汉奸王永山逮捕归案,一时间,瓦市殿巷内聚集了许多市民,争着一睹藏匿王永山的窝点。

  来源:温州晚报

  □吕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