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世界温州人大会主旨大会召开。随后,世界温州人大会各个分会场和系列活动也陆续启动——“掌上微仲裁”服务世界温商,科技分会招揽高端人才,专家学者齐聚温肯校园,温籍青年分享创业经验……一个个分镜头下,是世界温州人大会“美美与共,心心相融”的缩影。
掌上微仲裁服务世界温商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举办
昨日下午,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掌上微仲裁服务世界温商”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论坛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阶段,来自不同领域的特邀嘉宾,围绕仲裁法律制度、“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以及温州“掌上微仲裁”如何更好服务温商等角度进行交流,并和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互动。嘉宾们对比仲裁与诉讼两种方式的优劣,纷纷建言,走出国门的温企,在与外商订立协议时,要充分运用仲裁这一手段,作为解决争端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德恒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纽约所主任陈小敏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建议家乡企业在与外商签订协议时,就要约定仲裁条款,作为解决争端的方式。香港出庭大律师、仲裁司前会长王则左建议,双方选择仲裁机构争执不下时,可以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推广适用临时仲裁,让当事人自主指定仲裁员。
论坛上,与会嘉宾还见证了温州“掌上微仲裁”宣传片首发,“掌上微仲裁”一个月前刚刚上线,是温州仲裁委依托微信小程序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移动互联网仲裁服务平台,其设计初衷就是为全球温商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实现“一次不用跑”解决民商事纠纷。温州“掌上微仲裁”的推出,向所有温商提供公正专业、高效便捷的法律保障与仲裁服务,大大降低了经济纠纷解决成本。与会嘉宾对温州“掌上微仲裁”的推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本次论坛由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法学分会、温州市法制办、温州仲裁办联合主办。论坛上,温州仲裁委员会还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发挥世界温州人独特优势
“一带一路”圆桌会议献策“开放之门”
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在外温商有些什么好建议?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外温商可以享受到哪些红利?在昨天举行的世界温州人“一带一路”圆桌会议上,回温参加世温会的嘉宾们畅所欲言,为温州继续大开“开放之门”建言献策。
圆桌会议上,市发改委、市商务局、鹿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分别向嘉宾们解读《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温州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鹿城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相关政策。
“好消息!”听完一系列政策后,柬埔寨温州同乡会会长、浙江金三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林忍不住点赞,他满怀信心地说,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一定能给乐清电器出口带来不少利好。日本关西温州总商会名誉会长李建江直言,他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很感兴趣,“将在出口退税等方面带来很多便利。”
大好政策鼓舞人心,而温州的发展短板依然不容回避。会上,“自家人”也不说客套话,本着助力家乡发展的拳拳之心,嘉宾们直指短板——在纽约的温州人超市,小鱼干、虾皮什么温州货都有,但是这些产品都不是来自温州,因为检验环节拖了太长时间,结果食品过期了……
说不足不留情面,提建议则言辞恳切。会上,李建江认为,可以借上海、宁波、舟山等地的“飞地政策”发展温州口岸,温州要力争使通关政策更便利。同时,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税费等成本的降低。
共话中美教育合作新未来
400嘉宾齐聚温肯分享经验
昨天下午,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中美教育合作论坛在温州肯恩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400多位专家学者、世温会嘉宾齐聚温肯校园,分享中美教育合作成果和经验,并为温肯的未来发展及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吴启迪、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黄建南、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温州肯恩大学教师James Barnhart4位主讲嘉宾,围绕着“中美教育合作:机遇、挑战与对策”这一主题,与到场的世温会嘉宾交流心得体会。
吴启迪教授来自永嘉,她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带来“坚持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的主题演讲。她说,温州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温州人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传承发扬,她希望家乡的中美合作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传承温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为推动中美两国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美籍华人黄建南以“独特的视角,做独特的事”为题,表达了他对温州肯恩大学的殷切期望:“希望温肯发挥中美合作大学的身份优势,开放式、小班化、全英语的教学优势,在国际领域培养能介绍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会说中国故事的人。”
除主旨演讲外,来华留学生与学生服务对话互动也同期举行。会场外,还有温州肯恩大学中美教育合作办学成果展,全方位展现温肯在教学理念、科研建设、毕业生去向、中外交流等方面的主要成绩。
“青春力量”如何创业创新
“新时代·青年说”演讲会举行
昨天下午,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新时代·青年说”创业创新演讲会在温州浙南云谷路演中心举行。新锐温籍青年齐聚一堂,分享创业经验和观点,现场热闹非凡。
参与此次演讲会的有世界温州大会新锐温籍青年、新兴产业精英、海外优秀温州人才代表,还有温州市青联、世温会青委会、市青企协、市青创会、市网创会、市青农协等组织代表,共200余人。
演讲会分别从城市设计、资本投资、文化复兴、科技与商业等方面邀请了荷兰中荷建筑设计中心主席黄佳璇、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中国戏曲学院博士池浚、均瑶集团副董事长王均豪等四位大咖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王均豪一句“做中国民营企业百年老店探索者”引来掌声不断,他鼓励广大青年企业家坚持创业,不论多成功的企业仍要居安思危,让创新的基因源源不断融入血液,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在嘉宾访谈环节,王胜祖、池浚、黄佳璇、南君侠等四位嘉宾围绕温州传承数百年的文化基因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温州支柱产业该如何升级迭代、新兴产业如何寻找到发展机遇等问题展开讨论。嘉宾妙语连珠,金句频频,将演讲会气氛推向高潮。
据悉,本届世温会吸纳了更多“青春力量”,人数占比达17.6%,思想碰撞火花频现,尽展青春风采,青年企业家们将为奋力谱写“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温州新篇章贡献青年力量。
聚科技精英服务创新发展
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科技分会成立
11月9日,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科技分会授牌成立,凝聚海内外温州人力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温州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亦智行天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涌现了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各领域精英,这是推动温州发展宝贵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为此,市科技部门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在谋划成立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科技分会,推进世界各地温籍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为我市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我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温州模式。
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科技分会是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的分支机构,目前科技分会会员包括温籍科技人士、在温工作和服务温州产业发展的非温籍科技人士,集聚了近200位海内外科技领域温籍杰出人才。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教授任会长,温州大学校长赵敏任执行会长。
该分会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考察活动及各类沙龙、论坛等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形式,凝聚海内外温州人智慧力量,推进温州与世界各地的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重点科创平台提质增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等领域注入新动力。为温州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服务,为温州区域发展和公共决策提供智囊服务。成立大会上,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举行换届会议,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达武当选为新一届会长。四个科技合作项目签约。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陈胜勇作《机器视觉研究与应用》专题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作《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工业应用》专题讲座。
金融头脑风暴寻融资之道
金融专业分会邀专家学者把脉
融资难、融资贵是横梗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拦路虎”。昨天召开了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金融专业分会,现场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温籍专家学者,及温州金融业人士一起,为巧解融资难题进行了一场智慧的碰撞。
“温州金融改革探索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搭建民间借贷双方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在现场表示,纵观国际形势,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金融科技相关的产业成倍增长,新金融的概念不再仅限于传统金融,如今更是辐射生产、消费和民生,温州也应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在信用方面做文章,深入挖掘丰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冲锋表示,手机的便利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现如今40%的订单来自手机端,另外随着网络借贷的兴起,在这样的一个互联网大潮中,民间金融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基于良好的改革基础,温州应该率全国之先,利用大数据、公共平台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层次信用体系,提升金融机构对防欺诈的识别能力,实现增通过新金融为企业信用加码,从而增加有效贷款。
未来的金融发展都将往新金融靠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潘士远提出,温州应该出台政策,为新金融开辟绿色通道,利用新金融扩大融资渠道,从而破解传统金融领域的金融难、融资贵的困境。
当天会上还进行了世界温州人金融智库授牌仪式。
海外版“最多跑一次”升级
为侨服务“全球通”正式运行
一头是浙江温州,一头是法国巴黎,通过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远程视频,与委托公证事项相关的申请、受理、谈话、核对等手续在短短半小时内解决,法国华侨叶剑秋不用回国便享受了一回温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红利。昨天,随着这一平台的正式运行,公证、户籍、出入境、不动产、调解等80个跨境办理事项可实现“一网通办”,华侨办事不再需要来回打“飞的”。
近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探路——创新推出海外版“最多跑一次”改革模式,让身处万里之遥的侨胞享受到改革红利。
在这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政府办公室牵头会同市跑改办、市审管办、市外侨办等单位,经过深入调研,制定《关于建立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升级版的实施方案》,围绕“华侨不回国、在外就近办,只进一个门、能办所有事”的目标,打造全市一体化、线上线下高度融合、规范运作的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
要让这一平台发挥作用,关键是让数据先“跑”起来。记者了解到,全市一体化的为侨服务跨境网络办事系统已投入运行,引入网络视频、身份认证、电子签名、远程取证等技术,并对接市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实现为侨服务“一网通办”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目前已先后在法国、意大利、南非、阿联酋等华侨办事需求量大的国家建立6个为侨服务“全球通”海外服务点。温州市民中心和鹿城、瓯海、乐清、瑞安、永嘉、文成等6个华侨人数较多的县(市、区)审批中心专门建立了为侨服务“全球通”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涉侨服务事项,自6月以来已办理业务和答复咨询3000多件。
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挂牌
正式入驻世界温州人家园
温州引才留才又放“大招”。昨日,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市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入驻世界温州人家园,广大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在温州有了“娘家”。
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科级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市推进人才集聚而设立的全新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促进人才公共服务创新协同发展,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温创新创业。
据中心主任吴松河介绍,中心面积900平方米,分为“一站式”服务平台、休闲洽谈区、项目路演区三大功能区。其中“一站式”服务平台专为留学人员、高层次人才及外国来华专家提供服务,包括学历认证咨询、待遇申请、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等。此外,中心还将为海外优秀项目和人才团队与温州“牵线搭桥”,为国际间人才交流、项目孵化、技术转让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揭牌仪式后,我市首场留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暨“人才40条”政策解读会随之举行,近五十位归国留学生参加论坛。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孙余丹缪眎眎刘宏宇夏晶莹潘舒畅张琳周大正林迎颖
通讯员:姜蕾蕾童蜜鲍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