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山水诗发祥地 人文视角下的温州“山水乡愁”

2018-10-21 09:26

  采风团乘坐舴艋舟感受永嘉山水。苏巧将刘伟摄

  温州网讯 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8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温州永嘉行大型采访活动中,众多从未踏足过温州的媒体嘉宾对温州山水最初的印象,便是来自永嘉太守、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笔下的温州山水,是《登江中孤屿》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是《游赤石进帆海》的“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当真正走入有山皆绿、无水不清的楠溪江,时见村落隔树参差、霜林滩上醉染,更兼有江上清风、山间鸟鸣,大家便不自觉地把步子放慢了下来。

  “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许彤如此说道。

  “温州的山水

  更像温婉的女子”

  “坐在竹筏上,水流很平,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卵石和嬉戏的鱼儿。看楠溪江沿岸如画的风景,听船工说着祖辈的故事,嗅着桂花的香气,整个人都很安静。”宝鸡日报副刊部主任周勇军沉醉在山水之间,他坦言温州的山水与西北有太大的不同,西北缺水,土地开阔,像潇洒豪放的汉子,而温州绵延的山水更像一名温婉的女子。

  即便是来自“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国早报编委、文体中心主任陆月玲也体味到了温州山水的独特魅力:“桂林的山非常独立,一座山就是一个故事,而楠溪江的山是绵延不绝的。”在她看来,漓江边有非常成熟的旅游配置,而这里的山水则融入了原始的生活气息,风景也就不是单纯的风景了。“因为这里的人就生活在水边,更多的是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楠溪江滋养了这里的人,这里的人也造就了楠溪江。”

  “在这个早晨,在楠溪江溺爱的大地上。我轻轻走过一遍,希望没有惊扰,从石器时代中分化出来的时间,更没有惊扰那些安睡如婴儿的文化名宿。王羲之、颜延之、谢灵运,他们在永嘉任郡守。从此,中国的诗有了自己的山水,中国的笔有了自己的圣迹。让后代文人,完全敞开心灵,在纸上奔走……”深圳特区报副刊部副主任齐霁特地写下一首现代诗寄情楠溪江山水。

  “温州的古村落

  配得上人杰地灵”

  如果说“永嘉学派”“温州南戏”是温州文化的高地,那么更广阔、更连绵的文化地带则如星辰般撒落在楠溪两岸,以古村落为基地,在自然山水之间,不喧哗、不刻意,完美实践着温州人“耕读传家”的美好理想。

  古村落全国都不少,楠溪江畔的古村又凭借什么让媒体嘉宾纷纷点赞“人杰地灵”?

  “全国这么多古代村落,能保存这么好这么全的地方真不多。”金陵晚报王希凌感叹,这些从晚唐、两宋、元代起一点点形成的村落,至今还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它们如山水诗一般清丽古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人们对楠溪江的书写和歌咏。

  漫步在青山绿水怀抱着一处处古朴恬静的村落,让看过很多江南院落的无锡日报孙昕晨仍然眼前一亮。在他眼里,尽管岁月给村落刻上了斑斑痕迹,却依然闪烁着未雕璞玉似的天然光泽。“柱子上的纹路、石头上的青苔,这些肌理中的历史感都有先辈的信息,祖祖辈辈的人回来,灵魂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在孙昕晨看来,秀外容易慧中难,美丽乡村的建设容易踏入“千村一面”的误区,而这里的每个小山村,都拥有它的独特文化记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工人日报成露坦言,到了这里,就想留下来慢慢欣赏,“这里处处蕴含着村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体现着光风霁月的淡泊情怀,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一旦翻开,就再也放不下来。”

  “温州的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最早提出“事功”思想、推崇“义利并举”的热土,温州素来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对绿水青山有着特殊的热爱。随着国家生态化战略日益推进,永嘉更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美丽永嘉建设,努力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瓯窑小镇的“瓷器”、苍坡村的“文房四宝”、源头村的“舴艋舟”、屿北村的“尚书祠”……改造后的村居,既保留了村落的原始文化,又有很强的设计感。“村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打造出一个个富有创意又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观点,把文化嫁接在乡村改造上,让乡村振兴的美独具原生态。”成露对村居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州有着绝好的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如何更好地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媒体嘉宾纷纷建言——

  “永嘉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可以将区域内各村的零散资源整合打包,形成‘大资源’引入‘大项目’,推动整片连体开发,走可持续绿色抱团发展之路。”

  “如何让村民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又不要太过商业化,保留好这里的原汁原味,是政府部门需要仔细把握和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温州的山水美景仍‘藏在深闺’,还需要更多地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爱上这里。”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