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镇村村都有文化礼堂 活动多样特色鲜明

2018-03-25 09:50

图①:藤桥镇戴宅文化礼堂,大楼内的墙画颇具特色

  图②:藤桥镇上寺西文化礼堂,每周日孩子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

  温州网讯 走进鹿城区藤桥镇,白墙黛瓦、清新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它们或由祠堂改造而成,或与村民中心混合共用,还有少许租用住宅新建落成,共性是牌匾上都写着四个大字——文化礼堂。

  藤桥镇12个村每村都有一座文化礼堂。如今,这些文化礼堂已成为村民日常休闲、聚集活动的精神文化阵地。

  上埠头文化礼堂:

  老年课堂温州话授课好兮好

  67岁的夏国康是藤桥镇上埠头村文化中心总负责人兼老人协会会长,他也是上埠头文化礼堂的驻堂员(负责人)。

  夏国康习惯骑着一辆带雨篷的电瓶车,每天早上8时前出现在文化礼堂门口。用他的话说,“比上班打卡还准时”。

  说起上埠头文化礼堂,夏国康语速加快,嘴角上扬。这座文化礼堂可以说是夏国康一手张罗起来的,由老祠堂改建而成,2014年下半年投用,是藤桥最早开放的文化礼堂之一。如今,上埠头文化礼堂成了藤桥人气最旺的文化礼堂之一,白天随便什么时候路过,都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在里面。

  上埠头文化礼堂的主打品牌就是老年服务,从居家养老,到固定开设老年电大、老人学习院、老人扫盲班,项目丰富。作为退休教师,夏国康义不容辞担任讲师,扫盲读本、老年健康膳食攻略、健康睡眠知识、养生按摩手法、茶文化……他,都要讲。

  “老人大多说方言,夏老师都提前把学习CD和书籍里的内容翻译出来,用温州话上课。”参与活动的村民说。

  统计显示,上埠头文化礼堂开设的三个学习班已“招收”了148名老龄学生。

  “好兮好!热闹!”村里的陈大爷这样称赞。由于投用早,又有温州话教学,这座文化礼堂逐渐有了名气,周边几个村的老人也喜欢过来休闲娱乐。

  在上埠头文化礼堂里还有很多老人结伴下棋、打篮球、打乒乓、跳舞等。

  “都说‘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我在文化礼堂服务,是为了乡亲邻里,也是为我自己,越做越有味道。”夏国康说,每天能这么快乐,很高兴。

  上寺西文化礼堂:

  集体诵读国学经典静心智

  迈入上寺西文化礼堂,60张仿古的木制中式条案齐整排开,十足的学堂味道。藤桥上寺西村的文化礼堂是去年10月投用的,以国学诵读为特色,专门为未成年人设置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涉及书法、葫芦丝、泥塑、手绘等。

  上寺西文化礼堂公益学堂主讲人徐海海说,上学期间,每周日上午9时,村里的孩子会到礼堂来诵读一小时的国学经典,书目为四书五经。目前,孩子已经将《论语》诵读了一大半。

  “在我的课堂里,孩子只对经典原文熟读、背诵,不做意思解说。”徐海海说,来的孩子大多是小学生,这时候记忆力好而理解力相对弱,单纯地诵读足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培养出孩子对文言文的语感,今后再深入学习就容易了。

  让徐海海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个孩子喜欢动来动去,家长也说他读不进书。在上课时,徐海海每次都让读得好的孩子上前领读并录像,13节课之后,那个坐不住的孩子逐渐静心朗读、吐字流利,最后还可以带领全班孩子诵读《论语》。

  徐海海的孩子,每周日也会到上寺西文化礼堂学习。徐海海也鼓励周边村子的孩子过来,“人气旺了,学习的劲也足,孩子们一起学习能更好坚持下去”。

  戴宅文化礼堂:

  综合服务让礼堂成为老少都爱的“家”

  与前面讲到的两座文化礼堂不同,戴宅文化礼堂是综合性的,无论从装修布局,到活动设置,都顾及各个年龄段的村民参与。

  白天,戴宅村的老人会从家里出来,与村里的老伙计一起到文化礼堂一楼聚餐,随后在二楼多功能室上老年课程,或是在休息室看电视、下棋。戴宅文化礼堂设在戴宅村村民中心大楼,村委会主任王长宽说,他经常看到村里老人过来参加活动,“有的老人住在两公里外,也要慢慢走过来”。

  晚饭后,村里的不少中、青年人会来文化礼堂跳广场舞、练瑜伽等。

  周末,村里的孩子则会参加安全教育课程、捣年糕、趣味运动会等。每逢节日,这里还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比如煮汤圆、舞龙灯等。

  这些活动由戴宅文化礼堂驻堂员康晓洁领衔策划。康晓洁是一位教师。“村里人信任康老师,也都乐于参加这些活动,文化氛围也越来越热烈。”王长宽说。

  来源:温州都市报

  朱婳婧/文 郑之越/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