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番茄“牵手”国家级研发项目

2017-12-26 07:59

无土栽培的番茄

图为苍南县直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智慧大棚内的肥水一体化设备

图为苍南县直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的智慧大棚

  温州网讯 苍南县直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直升最近忙着升级改造他的大棚番茄基地,他在承包地里专门搭建一处专家木屋和技术培训室,为专家来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授课提供方便。

  去年下半年,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落户苍南,朱直升的大棚番茄基地是该项目在苍南的一个重要示范点。

  苍南县农业局局长陈孟确前天透露,明年3月份,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现场会将在苍南召开,届时将向全国各地专家展示该项目试点的成果。

  苍南三大优势吸引国家重点项目落户

  可能很多人知道苍南的四季柚、紫菜,但未必知道苍南是全国番茄的重点产区之一,苍南的番茄不光供应温州本地,还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几乎都是设施栽培(大棚栽培)。

  产业做大了的一些番茄种植大户,还跑到宁夏、福建、广西、云南、山东等地租地种番茄。有人开玩笑说,苍南人这是追着太阳种番茄。

  苍南县农业局农业站站长林辉介绍,广西、云南的气温条件比较好,那里差不多11月份番茄就能上市,持续到次年3月份左右;接下来是苍南,番茄上市的时间大概是1月份至5月份;然后是山东、辽宁等地,上市时间是4月份至6、7月份;宁夏、内蒙古等地番茄的上市时间是6、7月份到10月份。

  苍南县农业局方面介绍,从县域来看,苍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设施番茄产区,种植面积约4万亩。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是“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设施蔬菜两减项目”)的首席专家。

  据了解,设施蔬菜两减项目是首批启动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一,以我国南北方主要设施蔬菜种类为对象,肩负了项目试点示范功能,旨在集成优化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李宝聚今年先后五次来到朱直升的番茄大棚,了解无土基质栽培等技术在苍南的试验进展。他说,当时选择将这个国家级项目放在苍南,主要是考虑苍南有几方面优势:一是苍南的设施番茄种植面积在全国是领先的,二是苍南设施番茄种植集约化程度高,三是从种植技术来说,苍南的基础比较好,在全国也是比较先进的。

  应用多项先进技术让亩产翻番

  朱直升的无土基质栽培大棚在200多亩的番茄种植基地内有点“高大上”——约6米高的全玻璃大棚,装有专门的补光灯调解室温,番茄生长必需的“营养液”通过管子直接输送到根系,等等。

  “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也包括一部分番茄生长必需的元素。”朱直升说,营养液通过“肥水一体化系统”,智能输送到每株番茄,一方面是节水,另一方面是节约肥料,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配给营养,防止水分、肥料的流失,也能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这个大棚的无土基质栽培采用从国外进口的椰糠、泥炭等物质作填充物固定植物根系,通过营养液供给植物营养,并通过补光、冬季保温等措施,相当于一个“保温房”,给番茄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个大棚还应用了番茄嫁接技术,将国内的“南澳绿亨”番茄苗嫁接在日本进口的野番茄苗上,借助野番茄苗对青枯病等的防病能力,保证番茄的顺利生长。

  此外,该大棚还使用了熊蜂授粉的技术。熊蜂授粉技术是一种自然授粉方式,不接触任何激素,实现有机种植,从根本上提高了番茄的品质和风味。

  李宝聚介绍,无土基质栽培通过集成国内外先进的化肥农药减施增产技术,建立适合当地的全程安全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同时让农民增产增收。

  据介绍,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番茄,采用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有望亩均产量达到1.5万公斤,而一般设施番茄栽培的亩产量在0.75万公斤以下。

  番茄品质提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近日李宝聚来苍南看设施蔬菜两减项目的实施情况,对结果表示满意:番茄的病虫害得到明显控制,土壤质量也获得改善。另外,在去年小规模尝试的基础上,今年苍南50%的大棚番茄已经推广了嫁接。

  “第一批番茄预计明年3月份成熟,产量现在还不知道,预计比原来会有增长。”李宝聚说,更重要的是番茄的品质以及好果、优质果的比例会提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番茄,完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接下来,苍南县还将把品质达到“苍农一品”要求的番茄,纳入“苍农一品”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外销售。

  此外,苍南明年还将大面积推广“大棚越冬番茄—水稻轮作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6月份到9月份番茄大棚的“歇息期”,种一季水稻,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还将减轻番茄青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有效改良土壤,也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

  产业发展前景吸引年轻人加入

  2013年8月,苍南县设施越冬番茄产业提升工程被列入省科技厅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今年1月,该提升工程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这3年多时间,苍南县越冬番茄年种植面积比实施前增51.2%,平均亩产值17200元,实施期番茄产值累计16.31亿元,实现纯收入7.76亿元,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月6日,苍南县成立了番茄产业协会,朱直升成为第一任会长。

  苍南县设施番茄种植产业的集约化、智能化发展,让“穿皮鞋种田”成为现实,也吸引年轻人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承办的“番茄嫁接育苗与后期大棚管理”培训会在苍南举行,合作社负责人、番茄等蔬菜种植大户90余人参加。在这些种植户当中,还出现了一批80后的身影。

  1987年出生的易际靠今年开始从事番茄种植行业,尽管是子承父业,但他说,是看好设施番茄的发展前景,才选择进入这个行业的。

  相比父辈,易际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对科技信息的学习吸收能力更强,现在他周围有一帮年轻人都在做这一行,“父辈在这一行有很多年的积累,也有销售渠道,我们只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番茄的品质、产量做上去,与客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收入应该就不会差。”

  “年轻人愿意进入一个产业,说明这个产业本身有希望!”易际靠对这个新行业充满信心。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吕进科/文王诚/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