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能否开设“四点半课堂”? 专家:课后服务应作为民生工程重视

2017-12-21 05:47

  温州网讯 孩子放学时间,家长还未下班,面对这个尴尬的“时间差”,不少家长疲于奔命。双职工家庭的“接娃”难题该如何处理?

  12月17日《问计于民》栏目聚焦“双职工‘接娃’难题?”诚邀市民献计献策,“献计令”发出后,不少网友踊跃建言。有些网友表示,可以让学生家长顺路接送或置办校车接送;还有网友提到,可以让学生组成小队之家,自我管理上下学;另外网友和专家也都提出,开设“四点半课堂”,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作为民生工程来推进。

  置办校车接送离校远的学生

  随着二孩政策的普及,又会有新一轮的幼儿园小学接送难提上日程。一个孩子靠“银发族”勉强解决,但两个孩子,在不同学校上学,又该如何应付?面对这一“窘境”,网友“凡心”认为,家住得远的学生,学校应该组织有效力量,置办校车接送,适当收取费用,以解家长忙不过来的忧虑。

  网友“fo”也认为可以通过车辆接送,他表示,现在滴滴、首汽约车等专车公司这么多,可以通过大型的租车公司提供代接送孩子业务。由学校负责调配,配置儿童安全座椅,同时由一名老师带队。另外,对于司机的驾驶情况,每天还能给予评分,保证安全、质量。

  组建“小队之家”自我管理

  在面对“接娃”难题,有市民认为按家庭住址远近进行管理。家远的学生,可以通过校车接送;而住得近的学生可以自我管理。网友“绿林”提到,他小时候上学,学校老师会组织班级家庭距离较近的同学,成立一个“小队之家”,上学或放学都按“小队之家”集体行动,选一个小队长负责,同学们自我管理,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既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又打消了家长的担心。

  网友“崇”建议,通过学校协调,将相邻小区的学生统一起来,让其中一位家长顺路送回。

  学校承担起托管教育的功能

  网友“李立”提出,不少学生都被家长安排在托管班,教育部门可以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将不方便接送的孩子留在学校,集中管理。网友“fc”表示,这些年减负减负,减掉了学校的负担,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应该让学校回归本质,承担起现在托管教育的功能。

  网友“王冰雹”提出,教育发展不能单单依靠学校和家庭,还要依靠社会力量。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的发展还比较滞后,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让更多社会组织能够以专业的方式参与解决低龄学生“接送难”问题,换句话,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学校可以建立大型的托管场所,按接收学生数量定额拔付专项经费。孩子下课后,由所在小学开设活动教室并配备专职老师,比如图书室、手工室等组织孩子统一活动。

  网友“ E.Wu ”认为,最优方案是政府主导并同时集结社会资源,诸如建立一个政府监管、教育部门认证的上下学接送公司,做教育界的安邦护卫,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学生安全和家长信任度大幅提升,并且符合当下共享经济的浪潮,根据人数合理规划接送路线,经济合理。

  建议学校开展“四点半课堂”徐亮(温州市政协常委)

  集体留堂、隔代教育、晚托班教育都不是解决解决四点钟难题的根本途径。我曾为此撰写相关提案,并建议学校“开设四点半课堂”,并将此列入2018年温州市民生实事建议项目。

  从素质教育出发,开设“四点半课堂”,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精彩。但该课堂要区别于正式上课。学校的“四点半课堂”可以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分队的、简单的拓展活动或竞技比赛;可以开拓琴棋书画、创客创新等项目。

  要拓展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生存生活技能,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等。

  另外,除了学校之外,社区也可以进入开设相关课堂,通过定期组织同龄小学生参加社区行动活动,如捡垃圾、植树、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服务应作为民生工程胡忠英(温州市社教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今年来,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由此可见,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今年温州市教育局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全市9个县(市、区)中小学生课后服用进行调查,39万中小学生参与了课后服务,调查显示课后服务市场需求很大,但目前市场上课后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需要进一步规范。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出台规范文件,进一步引导温州课后服务市场良性发展。

  另外,中小学校要发挥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否则学校场地及其师资资源闲置实为可惜,同时要鼓励社会组织的融入,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切实提升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质量。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一定要遵循“儿童本位”发展理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如低段学生要突出兴趣培养,高段学生突出兴趣培养与良好作业习惯融合。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