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穷不能穷教育 月入两千家庭培养出浙大高材生

2017-08-16 08:12
钱坤和他的父母。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关注家庭、家教和家风家训讲话精神,温州商报在之前推出“城市家书”、“温州好家风”主题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再次联合市文明办策划推出“家”品牌系列之“温州新家风”大型主题活动报道。该报道聚焦温州近年来推动家庭传承新立家风的成效,诠释新时代新家风的新演绎,传播正能量。首期推出寒门学霸家风系列报道。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寒门学霸而言,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风是什么,但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勤俭节约、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等坚强品格,正是对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的一个折射。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一代、老一辈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正面影响、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对于这些家庭的家风提炼和挖掘,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了。为此,我们找到了几位寒门学霸,循迹他们道阻且长的求学之路,分析他们的经验之道,还原这一个个家庭自发形成的家风、价值准则。

  钱家家风

  人物简介

  ●父亲:钱克棒

  60岁,现在给别人看店

  ●母亲:汪爱清

  58岁,在工厂里打零工

  ●儿子:钱坤

  20岁,现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学生

  温州网讯 出生于1998年的平阳男孩钱坤,是去年“加多宝”助学活动的结对对象。15岁独自回乡求学,全县第三的高考成绩,就近入读浙大的选择等一系列“标签”,让他给很多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当我们再次翻开钱家的这一页故事,看到的不仅是钱坤一个人的亮眼成绩,还有一个家庭的坚强、努力。

  生存不易要选择坚强努力地活着

  去年从平阳浙鳌中学毕业的钱坤,以717分的高考高分,取得了全校第一、平阳县第三的好成绩,但大学学费却一度阻碍了他前进的步伐。对钱坤来说,从小到大,家里一直都过得比较拮据,上高中之后的学费,几乎都是亲戚朋友、宗族凑起来给他的。

  据了解,钱坤的父母很早之前就离开家乡平阳怀溪镇西垟亭村赴江苏常熟打工。两个人靠着一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撑起了这个家庭。但由于学历不高,年纪渐大,只能做临时工,经济收入每况愈下。而且2014年,他的父亲钱克棒被查出患脑瘤,当年做了手术,现在需要长期吃药,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尽管如此,在钱坤的眼中,父母还是给他传递着坚强、乐观、向上的正能量。“鉴于繁重的学费,父母总是怕我委屈自己,因此尽管家境不好,父母也会尽力赚钱,特别在吃的方面,都尽量让我不要省,多吃健康有营养的食品。”钱坤说。在他看来,他的父母和万千父母一样是抚养者的角色。但不同的是,他的父母会比一般的父母更艰苦,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和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据悉,钱克棒39岁时才生下钱坤,钱坤给这个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钱坤稍微长大一点就很懂事了,我记得他七八岁的时候,会搬张小凳子放在他母亲身边,帮母亲给衣服钉纽扣,给皮带打孔等,分担母亲的工作压力。”钱克棒说起儿子,颇感欣慰。事实上,钱坤的这份懂事,究其根源,是对父母辛苦赚钱的心疼,更是对父母坚强努力生活的价值认同。

  读书不易比别人更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父母以后没有资本留给你,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在谈及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时,钱坤告诉记者,这句话是刻于心底的一句话,也是他坚定寒窗苦读的动力所在。“生活没有太多退路,正是知道自己没有资本,才会害怕学习上的落后,才会铆劲拼命学,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在钱坤的学业上,学历不高的钱克棒夫妻俩更多扮演的是监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据悉,钱坤小时候玩心很重,读书成绩并不突出,为此,钱克棒夫妻俩在他的习惯养成上花了不少功夫。“我们对他的成绩没有特别要求,但对他的学习习惯要求十分严格。”据钱克棒介绍,钱坤放学回家后,都是让他先把作业写好,之后玩多久都没关系。双休日的作业如果都堆积到周日才做,也会被严厉批评。

  “但到了中学阶段,鉴于青春期的叛逆,父母便不再以上位者的姿态教育我,而是以平等者的姿态劝诫我。我觉得这个角色转变对我来说挺重要,让我感觉到父母对我的尊重。因为那个阶段,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越会对着干。”钱坤说,他的成绩是从初中开始慢慢好起来,到了高中时,已经从班级优秀上升到全校优秀。

  钱克棒夫妻俩虽然关注学业,但不会因为儿子考得不好而批评他,更多的是提醒他,让他自己反省一下。正是父母的宽容理解,反而让儿子倍感惭愧,以此鞭策他拧紧自己放松的弦,下一次要更努力才行。

  在钱坤看来,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成就感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小时候,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学习,这个时候若是孩子能在某科上有成就感,那么自然会开始有兴趣。

  记者了解到,钱坤也曾经想放弃读书,早点去打工赚钱,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这正是源于父母从小给他灌输的理念,只有学习才能摆脱现状。“因为我以后不是只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父母,养活家人。”钱坤说。

  梦想不易为了家庭,他婉拒北大选择浙大

  2013年,钱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平阳县浙鳌高级中学,整个家族都洋溢在喜庆之中。可好景不长,钱坤高一还没读完,钱克棒就被查出患脑瘤,需要去杭州做手术。“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就是怕影响孩子学习,所以一直都没告诉他。为了给钱克棒治病,亲戚们凑了十几万元的医疗费。”说到当时的困顿,钱克棒这个年逾六旬的汉子眼角湿润了。

  “我是从远房亲戚无意的话语中才得知父亲病情的,当时立马给父亲打电话,要去看望他,但被父亲拒绝了。他告诉我,重点是学习,其他不用管。可我哪里有心思学习,好几个月的时间脑子里就是一片混乱,不知道自己该干吗,应该怎么办。”钱坤说,得知父亲的病情后,他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去年6月22日,在煎熬中,钱坤等来了自己的分数:总分717分,浙鳌中学第一,平阳县第三。

  “分数下来之后,全家人在一起开了家庭会议,北大医学系那边打电话过来,让钱坤去读8年,本硕博连读。但这小子硬是不去,说要去浙大读书,一个是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我,还有就是读医科8年时间太长,他要早点毕业去赚钱还债。家人、学校老师都拗不过他,只能尊重他的选择。”钱克棒对记者说。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一直以来父母亲的“用心良苦”,也在儿子的心里种下了“懂事担当”的种子。如今,已经在浙大读了一年的钱坤表示,大学里的学业并不轻松,想取得较好的成绩还需要努力再努力,他计划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内读研究生,虽然心里也有出国梦,但考虑到家庭实际,钱坤放弃了这个念想。“希望读完研究生之后,能够得到一些大公司的offer(录用通知),最好是和我所从事的计算机专业挂钩。”钱坤说。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张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