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身患结核病 他说:“痛得不能呼吸”

2016-03-24 07:34麻温柔

  温州网讯 2015年末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5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96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33/10万。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中国以93万人位列发病数第三。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隐形杀手”。

  80后小伙命丧黄泉

  “痛得不能呼吸”,是80后小伙小唐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2013年,刚刚拿到研究生学历的小唐被确诊为结核病,突如其来的病症令他措手不及,随即就住进了医院。

  在他的QQ空间里,从此也多了住院的经历,他这样写道:“在我的身边都是跟我一样病症的人,但是我们几乎不交流。每天除了吃饭,我都戴着口罩,我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不想听任何跟病情有关的事情。电视24小时开着,我一直在看,但不知道播的是什么。心情差到极点,整晚整晚做着噩梦。每一天,我都感觉自己的人生在暗淡……”

  心情压抑、拒绝交流是许多结核病人的表现,一场病,对于身心都是一次劫难。好在经过两个月正规治疗,小唐恢复得很快。他出院了,他重拾快乐,但是,他忘了医生交待的出院后仍需继续用药6个月,定期复检。

  作为一名程序设计员,工作是非常耗心力的,面对咳嗽越来越严重的他,依然坚持认为自己之前的结核病已痊愈了,没有用药,继续加班加点……2014年,小唐去世了,留下了年迈“失独”的父母和朋友圈里最后的信息:“痛得不能呼吸。”

  90后小伙自暴自弃

  90后小伙小陈,在2013年底被诊断为“肺结核病”,不按时用药,加上酷爱网络游戏时常熬夜,小陈咳嗽咳痰症状持续未见好转。2014年底,小陈被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此时,普通一线抗结核药品对他已失去效果,之前的治疗宣告失败。

  从此,小陈便开始自暴自弃,拒绝治疗。为了小陈的病,小陈的父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县级疾控中心防治人员苦口婆心相劝,但小陈并未领情。

  为了打开小陈的心结,温州市疾控中心联系了一位有着相似病情的患者做他的思想工作。那天晚上,听着志愿者从自身的角度分享肺结核曲折的治疗过程以及成功经历,原本自暴自弃的小陈,这才慢慢转变了想法,并向志愿者吐露出了拒绝治疗的“隐情”。

  如今,小陈正在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恢复良好。

  认识不足闻“痨”色变

  2014年,全球共有15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而在我市,每年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始终位居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堪称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隐形杀手”。

  温州市疾控中心结防所所长单志力告诉记者,结核病治疗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很多患者常常在治疗一两个月后,自己感觉症状好转、身体无不适感就自行停药,由此造成的后果非常危险。

  记者从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危害日益凸显,个人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增加给患者、给家庭、给社会都带来负担。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与管理,不擅自停药,坚持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市疾控中心结防所所长单志力告诉记者,人们常常闻“痨”色变,这其实是因为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引起。

  他说,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慢性传染病,绝大多数新发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全程规范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

  多年来,我市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各级政府积极履行承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近五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300余万元,结核病纳入特殊病种医保予以保障,医保外还为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提供高达2万元的特殊诊疗补助。

  目前,我市对结核病已经形成由各结核病定点门诊、各级疾控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三位一体”预防控制体系,对结核病发现、随访、诊疗进行严密综合防控。

  新闻链接>>>

  肺结核如何防治?

  (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和随地吐痰等方式传播。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时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午后低热盗汗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肺结核患者要到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