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沪苏浙皖采访看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地打破区域间科技和产业合作壁垒,各扬所长,既做好“自己的事”,更做好“共同的事”,产业协同让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动“密度”和“产出”不断增加。
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计算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在去年8月发射成功。这颗卫星背后,体现出长三角产业的紧密协同——研发团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太阳能电池和能源系统来自苏州,卫星的总装、总测及火箭发射等相关配套则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完成。
“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纷纷布局航空产业链。在长三角地区创业,我们能迅速与上下游协同创新,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公司创始人兼CEO温卓明说。
2023年7月,“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前测试。(受访者供图)
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打开“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一系列“揭榜成功”的联合攻关需求映入眼帘,来自长三角各地最前沿的创新需求,有了实打实的解决方案。
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复宏汉霖在平台上发布“抗体药物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技术需求,迫切希望通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提高研发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不等人,技改争分夺秒。“自己找技术,如同大海捞针,借助平台力量,我们和长三角‘朋友圈’高效精准对接。”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说,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协调推进下,华东理工大学和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功“揭榜”,三方联合攻关生物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从实验室原始创新,到加速成果转化、促成揭榜挂帅、孵化扶持创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跨区域串联,让创新必备的要素在长三角自由流动,真正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这一“4小时产业圈”的形成,正是长三角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缩影之一。
2023年7月9日,上海外高桥海通汽车码头等待装船运往澳大利亚的上汽MG品牌汽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今年1月底,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自2018年以后年均增长11.17%。
随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长三角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产业“新成色”越来越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占全国48%。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增长极,也是未来产业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找准发展方向,有利于长三角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未来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通过科技联合攻关、知识产权合作等方式,在未来技术上产生更大的新突破,长三角产业协同将迈上新台阶。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长三角产业协作提升产业发展“向新力”
记者张璇、马姝瑞、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