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记者 潘涌燚)4月29日上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温州市青年发展促进条例》《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法规实施媒体见面会。这将为我市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
记者了解到,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温州市青年发展促进条例》《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将分别于今年5月1日、6月1日起实施。对于这两部法规的实施,听听代表嘉宾是怎么样说的。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胜海
推动温州发展更有温度、更具幸福感、更高质量
儿童和青年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促进儿童和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也是温州推进“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的必然要求。2021年9月以来,温州作为全国首批14个儿童友好建设城市之一,建设成效斐然;2022年6月又抢抓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机遇,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
《温州市青年发展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促进青年发展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结合温州青年发展实际率先探索,从青年个人素质提升、职业发展、社会生活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着力提出方向性、前瞻性、有效性对策。《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构建了市、县(市、区)政府妇儿工委办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格局。条例既对标对表国家、省建设标准开展创造性落实、创新性转化,又凝练温州建设经验充分彰显温州地方特色,构筑了“六大友好”法规制度体系。
这两部条例对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炼我市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经验,推动温州发展更有温度、更具幸福感、更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团市委副书记雷蕾
彰显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的诚意和决心
从2022年温州成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到经历3年探索实践、积累沉淀,顺利出台全国首部促进青年发展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既标志着温州青年工作从政策引导向法治保障转型升级,更彰显出温州致力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的诚意和决心。
为保证《条例》落实到位:一是持续健全制度体系,以规范路径托举青年发展。青年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凝聚全域推进青年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动态聚焦发展需求,以周全服务赋能青年发展。青年发展工作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随着青年需求变化而不断迭代,我们将实时关注、及时回应青年成长发展所需所盼;三是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以社会保障兜底青年发展。民生保障是青年发展之基,我们将持续优化“吃住行、婚恋育、游购娱”等服务供给,让青年奋斗得更加“轻盈”。
温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办主任蔡月琴
以立法形式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成效固化提升
作为全国首部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全省首部聚焦儿童友好的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对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经验成效予以固化提升,为冲刺“双万”城市、提升综合实力,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接下来将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把握条例内核,以“法治灯塔”照亮儿童优先的温州实践。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的首要任务,切实把实施《条例》作为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行动指南;二是推动条例落地,让“法条指引”探索友好实景的温州路径。聚焦实景打造,聚焦服务友好,聚焦成果转化,为《条例》的贯彻实施增添生动的实践注脚;三是凝聚共建合力,以“握指成拳”构建多元参与的温州模式。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高效协同的治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