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平:用科技与历史对话的“90后”考古新青年

温州网2021-08-11 12:40

  考古,一个看似冷门又枯燥的行业,却是“90后”郑晓平想要干一辈子的事业。在郑晓平的心目中,每一件古文物都是有生命、有故事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

  郑晓平是一名新温州人,自2018年加入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以来,创新工作方式,让科技成为 “另一双眼睛”,埋头钻研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用爱岗敬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让科技成为“另一双眼睛”

  将泰顺廊桥发展时间整整推前30余年

  郑晓平出生于1991年10月,安徽省安庆市人。出于对古文物的热爱,2015年大学毕业后,郑晓平跨考读研,学考古,201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考古学专业--科技考古方向。

  2012年6月19日,一惯表现优异的郑晓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考古专业老师组织学生到安徽的一个考古工地参观,郑晓平马上报名参与。谁知,这次机会竟让郑晓平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考古。

  读研时,他对温州青瓷、泰顺廊桥、瓯窑等古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温州,就此成为他心中向往的一个地方。

  2018年,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面向全国招人,郑晓平毫不犹豫填了报名表。凭着优异的成绩,他成为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一员。

  作为一名90后考古人,郑晓平把“古”和“今”很好地做了连通:在考古中引入先进的科学仪器,帮助考古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文物信息。

  2016年中秋,泰顺遭遇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莫兰蒂”,一日之间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等3座国保级廊桥相继被冲垮。

  初到温州的郑晓平以饱满的工作热忱,投入到泰顺廊桥灾后的修复保护工程和廊桥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先后参与了泰顺县保廊桥修缮课题研究,紧扣文保单位修复“最少干预”原则,创新文保单位修复保护工程中的“考古式修复”,减少文保单位“修复过度”。

  为了更好留存廊桥在建造和修复方面的专业经验,郑晓平还专门多次拜访了廊桥的老匠人,“那段时间,我和同事采用科技手段对已收集到的但未被使用的老构件进行仔细甄别,结合设计图纸和以往经验,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消除部分构件的病害,让被冲毁的廊桥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

  2020年,泰顺县文物部门在修缮位于罗阳镇龙华村和西旸镇富家垟村交界溪上的廊桥时,发现了明永乐的瓦片。郑晓平得知后,第一时间和同事赶往泰顺,对整个屋面的瓦件进行编号和科学下卸,并逐片仔细检视、记录。

  “通过科技手段,我们发现了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初十、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丁巳九月等有明确纪年的瓦片与砖块。”

  而郑晓平这一发现,将泰顺廊桥发展时间整整推前30余年。

  2020年7月,郑晓平联合泰顺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共同修缮廊桥

  党员初心

  有责任守护好中国优秀文化遗产

  参加工作以来,郑晓平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忙碌着——

  为各县(市、区)文物部门提供力量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协助省文物局完成全市石窟寺与摩崖题刻调查;

  摸清了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

  设计并完成了温州红色古迹图片巡回展……

  去年,苍南县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加上省保挑矾古道“四有档案”的编制任务重、时间紧,郑晓平主动请缨,积极主动加入苍南县博物馆编制档案队伍中来。

  盛夏七月,为更快更准确完成这项工作,郑晓平和同事每日头顶烈日,徒步翻山越岭,实地踏查了矾藻线、矾赤线、矾沿线、矾前线等四条线路。

  其间,郑晓平还补充了一部分新发现的文物,对这些文物单体一一进行了信息记录。最终,圆满完成了挑矾古道四有档案的编制工作。

  2020年4月,郑晓平帮扶苍南博物馆调查挑矾古道

  今年年初,泰顺县三魁镇薛氏宗族计划启动薛氏宗祠的维修工程,为避免修缮宗祠的过程中改变文物原状,郑晓平多次赴现场与村民开展沟通。经过多番努力,村民们最终同意按照文物要求进行维修。

  郑晓平和同事还多次赴现场就他们修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如屋面瓦件的更换、建筑两侧山墙的垒砌、地面的铺设、梁架搭接等方面。

  “对于温州这片土地,越了解越研究,就越能发现璀璨的历史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郑晓平这样说。

  除了一线调研,郑晓平在学术领域也收获颇丰。工作之余,郑晓平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对古建筑修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他先后参与了浙江省文保科技项目《温台地区传统蛎灰工艺的调查和科技研究》和市社科项目《温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发表了《温州古牌坊的病害调查与保护对策探讨》《泰顺木拱廊桥木构件材质性能检测分析研究》《铜铃、南陵地区古铜矿冶遗址炉渣的科技研究》等论文。

  郑晓平说,身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要守护好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更有责任传承好中华文明。

向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