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生命”比喻生态环境,强调了守护“绿水青山”的极端重要性。今年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2018年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那么,污染环境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接下去,我市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有怎样的部署?
案例警示
非法排放废水污染环境
这些人通通判刑罚款
-永嘉一阀门厂直接排放废水
2016年3月开始,永嘉一阀门厂未经环保许可,将配件磷化酸洗作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同年6月,该阀门厂被查。经检测,在该厂排放口提取的水样中镍含量为19.0mg/L,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0倍以上。
法院认为,该阀门厂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排放含重金属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10倍以上,严重污染环境。该厂老板郑某、当事工人王某的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据此,法院一审判处郑某有期徒刑8个月,处罚金2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罚金1.5万元。
-瓯海一五金厂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2016年下半年开始,瓯海籍男子李某与他人合伙经营一家五金加工厂,该加工厂将五金件清洗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排入桶内循环利用,污水超量后会溢出,污染周边环境。去年3月,该加工场被查,经监测,排放的废水铬、铜、锌含量均超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10倍以上。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违反国家规定,结伙非法排放含重金属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10倍以上,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一审判处李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倾倒垃圾致重金属污染
去年6月,平阳人杨某等三人将皮革下脚料垃圾,运输倾倒在平阳万全镇一工地上,导致皮革下脚料产生的废水直接向土壤渗透。经平阳县环境监测站对该倾倒点产生的废水进行检测,结果铬含量为38.2mg/L,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以上。
法院审理认为,杨某等三人违反国家规定,结伙擅自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他们的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最后,该三人均被判处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排放的废水或丢弃物品所产生的废水污染了环境,就要受到法律严惩。
司法治污
发出全省首份海洋生态修复令
受损森林土地等680余亩得到治理
我们再来看看“司法治污”做了哪些工作?
今年两会上,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去年,温州法院制定保障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指导意见,严惩违法排污行为。据统计,去年温州法院审结污染环境犯罪案件108件涉及179人,实刑率达69.8%。
另外,温州法院也在探索修复性司法裁判,助力美丽温州建设。比如,为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在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作出判决的同时,法院可以要求被告人在指定时间内投放若干数量的鱼苗至浅海区域,用于海洋生态修复。去年9月,瑞安法院发出全省首份海洋生态修复令,被告人在去年10月履行了该义务。
此外,检察机关也将治污作为司法工作重点。据温州检察院方面称,去年,他们开展了剿灭劣V类水行政执法专项监督,针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28件。在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方面,他们也推进专项立案监督,发布环境污染等刑事案件调查取证指引,与环保等部门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共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1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人,批捕79人,起诉505人。其中,就有赵某某等4人走私4000吨“洋垃圾”等大案。
另外,温州两级检察机关去年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件,促使受损的森林、土地、矿山资源共计680余亩得到修复治理,清理垃圾1万余吨,龙湾区检察院监督推动河道“僵尸船”问题整治,鹿城区检察院监督推动60亩被毁林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继续治理
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
提升“美丽温州”新形象
去年,温州在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成、永嘉、泰顺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优秀县。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3条,创建3A级景区村25个,洞头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永嘉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另外,我市全力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20个县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2947个小微水体全部实现验收销号,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
那么,接下去,我们会怎么做?据《政府工作报告》称,我们要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美丽温州”新形象。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称,巩固“五水共治”和剿劣攻坚成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美丽河道创建,确保污水治理不反弹。实施新一轮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新建改造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00公里,市区6月底前完成99项截污纳管工程,下半年再完成98项。建立市区两级排水管网建管维养长效机制,创建“污水零直排区”11个。
针对重污染行业整治,我市要完成1850家企业整治。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严格执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标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完成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技改项目10个,着力解决工业臭味扰民问题。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上,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关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投资增长12%以上。推进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建立绿色发展财力支撑、出境水质互动机制,编制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启动实施海洋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联动整治近岸海域污染,加快建设生态海洋。
记者: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