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中学语文老师曾郁梅评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题目好懂 但也未必人人能真正读懂

2017-06-07 14:17

  温州网6月7日讯 2017年高考今日开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温州网邀请到瑞安中学语文老师曾郁梅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曾郁梅点评:关于话题。这个题目很平民,这是我的第一感觉。高考面向全体考生,让众多考生有话可说,不要感觉高不可攀,这是高考作文的底线。无论考生对作家的这三句话作怎样不同的解读,毕竟“题目还是好懂的”(学生语)。这个话题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浙江风格”,颇富文化气息。

  关于立意。题目好懂,但也未必人人能真正读懂。“有字之书”好理解,应该就指各类书籍;“无字之书”相对难一点,但也还可琢磨,大概指生活、实践、社会等能给我们启发的现象;“心灵之书”,主要指内在、内心,通过对心灵的关照而达到成长的一切,都可理解为“心灵之书”,这一层含义较前两层还是要深一点。而且有一点需要考生注意,“无字之书”和“心灵之术”在概念上可能会有交叉,因此需要学生进行“重新定义”“自我定义”,不然容易混淆。

  这个作文题的立意应该是有层次的。作家的观点是“一生要读三本书”,你的观点是同意作家说的,读三本书,还是认为要侧重读哪本书?只谈书籍还是要关注“心灵成长”?面面俱到或是突出哪一方面的理解?怎样处理这“三本书”的关系,就可见考生立意的高下了。

  关于文体。“文体不限”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之处。15年16年的高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作“论述文”,确实对扭转此前的“空话套话作文”现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矫枉”往往难免“过正”,长此以往,很难说就不会产生新的“套话作文”。因此,从写作的意义上讲,“文体不限”才是真正的公平写作。当然,题目中的“评说”两字应该还是会引导更多的考生写了议论文。

分享到: